第428章 品行不端王简斋(1 / 2)

孔府可以倒,衍圣公的传承不能倒。</P>

皇帝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山东留那么一个超大的家族趴在百姓头上吸血食髓终于惹到了一个容不下他们的皇帝,也只能让他们自家认倒霉了。何况一鲸落万物生,倒了他们一家,大家作为圣学传承都有机会搏一个衍圣公的称号。这种好事,想想一就觉得——美得很!</P>

“好主意~”朱祁钰夸赞道:“这种谏言才是能够体现我大明君臣一心的好建议,为了大明的社稷,为了万民的福祉,我们这一代君臣辛苦一点把这些重要的事情都给办了,将来子孙们都是能够享我们福的。这叫什么...叫什么...这就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唉~咱们就是栽树的前人呐~”</P>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还真是的。传承了四百多年历经宋、元四百年风霜的衍圣公就要异主了,啧啧啧,还真是世事无常啊~</P>

“等等...等等,陛下,诸位,臣可还没有答应呐!”</P>

哟,还忘了有个正主在这呢!</P>

“瞧瞧,把王卿给高兴的都语无伦次了。”朱祁钰笑着拿王文调侃。</P>

“是呀是呀,恭喜王公贺喜王公。太保能成为衍圣公,那是本朝的荣耀,也是我们这些同僚的光彩。”</P>

听到有人吹捧,王文脸上更加难看了:“启禀陛下,臣昏聩无能,实在不堪衍圣公一职,还请陛下收回成命。”</P>

嗯,这货不识抬举。</P>

“简斋公这是何意?可是看不上衍圣公这个爵位?”朱祁钰满脸平静。</P>

“启禀陛下,臣岂敢。臣自觉文采、德性均不如太师多矣,未敢领此殊荣。”王文一句话突然把于谦给推到了前面,大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嫌疑。</P>

“原来如此,太保过谦了。”朱祁钰笑笑说道:“简斋公有所不知,朕这番话可是发自肺腑,思来想去其实只有王卿才最合适承袭衍圣公一职了。”</P>

“王卿试问一下,当今朝野除卿之外还有谁既是文官领袖又德性最是与孔圣人相近的呢?”</P>

嗯?啥意思,没明白。</P>

这话不仅王文迷糊了,在场的其他人也是一脸懵逼了。</P>

要说文臣领袖,甚至说是大明的文人领袖,就算不是于谦那也该是胡濙这个前礼部尚书。如果非要挑个礼出来,胡太师曾经追索建文帝下落,算不得真正的忠臣,那至少也该是王直才对。</P>

说是景泰朝皇帝陛下英明神武,领导群臣代天牧民,实际上还不就是于谦带领文臣武将挑乱反正将正统朝甚至宣德、洪熙、永乐、洪武、至正...封建王朝一直以来对百姓的盘剥在景泰朝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P>

老百姓能吃得饱、穿得暖了,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识字了,怀有抱国之心的官、吏能够通过高于普通人的俸禄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于谦带着人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做到的,怎么就是王文成了文人领袖了?</P>

“陛下...于太师所为胜臣许多,陛下怎么说......”王文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说话都打起了磕巴。</P>

“哦哦,简斋公说廷益公啊...当然了,于太师也是非常非常有贡献的人,特别是廷益公的刚直、清廉......”</P>

哼,知道就好。原本以为朱祁钰晚上没睡好犯了糊涂,现在看起来明显还是知道轻重的。既然知道于谦才是大明景泰朝堂上的顶梁柱,怎么能说出王文...好吧,王文也很重要,他跟于谦两个人可谓一梁一柱。</P>

“可是正因为如此,所以于太师才不适合受了这个衍圣公的爵位呀~”</P>

啥玩意儿?你这不是晚上没睡好觉犯了糊涂,你这是下头用力过度伤了脑神经呐!</P>

什么叫正因为如此所以不适合做这个衍圣公,难不成孔圣人是老二,还要找个在朝廷里第二重要的文人来受这个爵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