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多少脑袋得搬家(2 / 2)

“景瞻来信说过?”于谦有些懵,感觉自己完全没印象。</P>

“岳父公务繁忙可能是忽略了,又或者景瞻也只跟小婿提过。可惜小婿当时也没在意,看过也就算了。”朱骥这会脸有点黑,于冕那货书信频繁点,写详细点,也不至于锦衣卫成了摆设。</P>

这么大的事情隔了这么长时间才查出来,也不只道皇帝陛下会不会发飙了......皇帝最怕什么?当然是怕皇位被人夺了...</P>

好吧,景泰皇帝是个例外,看他的样子恨不得立马交权走人似的。可是即使如此他朱祁钰也一定怕这皇位上坐的不是老朱家的人了!</P>

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掌控欲都很强,特别不愿意见到有脱离自己掌控的事情发生,比如这一票罪臣借着征讨外番的机会直接组团诈死逃到海外去了。这种事情要是皇帝陛下追究起来,不知道多少人的脑袋得搬家~</P>

“具体是怎么回事?”动了容的于谦绕过桌案径直走到门口向外张望了一下,确认没人后还不放心又将门合了上来,完全没有了先前那种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大度心态。</P>

“因为是加密的鸽信,说的也不是特别清楚。”一脸严肃的朱骥没有半点嘲笑这个老丈人的意思,继续压低了声音说道:“从报上来的信息来看刘安等人在西洋的一个岛上打败了当地土人,然后还跟朝廷的水师有贸易往来。”</P>

嘶......占据了西洋上的一个小岛明显就是在当地称王称霸了,这是皇帝陛下绝对不能窬忍的情况。更严重的是...与大明水师有贸易往来说明了什么?这伙人诈死水师有份!</P>

也对,如果水师没份他们怎么能躲过这么多双眼睛呢~</P>

“是整个水师都有份还是其中一部分?”水师有份参与可是个不得了的大事件,于谦感觉脑子有些嗡嗡的。“这事情会不会是陛下安排的?”</P>

“不太可”朱骥肯定的话打破了于谦给自己找的借口。“这些都是罪官,按陛下一贯对贪腐、怯战畏敌官吏的态度来看他们是没有可能在大明重获高位的。但是只要他们‘战死’了就是另一番景象了。”</P>

是啊,畏敌怯敌的无论是武臣还是文官,朱祁钰都没有个好脸子给人看。相比较而言贪腐和欺压百姓的小官还有机会被发配到边远地区做个事官苦熬几年,只要能做出点成绩来还会有重新走上正职官的机会。而这些几乎可以用大明门阀来形容的高官显贵们捅了篓子皇帝陛下可是不手软的,曾经的爵爷在边塞苦熬了几年事官,耗了不知道多少家财又几度在生死边缘挣扎过,最后也不过是因为矮子里面拔高这才一步步升了上去。</P>

靠着家族的人脉和家产这么一步步升,以赵、刘二人为例整个罪军到达交趾时他们也才升回到千总吧?千总,普通人眼里不得了的存在了,可是在这些曾经混迹于大明核心......至少是在随时可以接触到大明政治核心圈的人而言千总也就只能给自己提提鞋而已。这么看起来,这些人为了能给自己讨个好生活,为了让家族能够重新回到核心圈,搞出个集体诈死的套路就不奇怪了。</P>

“泰山大人,您看这事该怎么办,替小婿拿个主意吧!”朱骥见于谦也一脸凝重半晌说不出话来不由急着催促到:“这件事情已经到了小婿这里就肯定瞒不住了,陛下知道是迟早的事情。可事情牵扯面太广了,一旦闹将出来只怕朝廷又是一场大动乱。”</P>

事情对于锦衣卫指挥使而言本来简单,只要自己家里人没有牵扯上那么就是一个立功的大好机会。案子越大,查办下来的收益越丰厚。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可能会牵扯上的一众官宦,直至甚至于太子府......</P>

“这事情你能压多久?”于谦明白朱骥的意思,立刻询问是否可以打时间差。</P>

“压不了了。”朱骥摇摇头说道:“其实上次收到下南洋的舰队消息时就有只字片语的信息,只是当时没有更进一步消息小婿吩咐下面人去细查这才拖了几日。吩咐下去的消息这会只怕还没有到崖州呢,广州、崖州就有了新消息过来。而且这次消息更详细,北方局已经收了鸽信登记在册了......”</P>

“哦...”锦衣卫的老底子在,无论怎么拆怎么改,不管是国家安全局还是皇室保卫局,整套操作流程都无懈可击。于谦点点头,思索片刻后果断回复到:“既然如此就不要想瞒着了,你立刻去见陛下陈述事由,老夫去见太子问问清楚。”</P>

“不可啊!”知道于谦打算先去太子面前通风报信朱骥第一反应就是老丈人要以身犯险。</P>

“不可!”这时虚掩的门被推开,门外站着的是一脸正气的王文。只见王文大步迈了进来说道:“廷益公为了江山社稷要去传授太子答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