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太子监国(2 / 2)

“要说北方初定,原本咱大明可是天子守国门,北边游牧民族只肖一个昼夜就能兵临城下。”朱祁钰这话也没有很夸张,瓦剌大军逼近时如果不考虑沿途抢掠和当地官军抵抗、骚扰的问题还真是至多两、三日就能在京城九门外行兵布阵。</P>

在另一个时空里的瓦剌大军也确实布兵九门外,当时的孙太后只能跟钱皇后一起抱着朱见深在皇宫里瑟瑟发抖。全靠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顶盔戴甲亲自出城指挥迎敌——全然没有一点文官该有的形象。</P>

也正因为如此,在那个时空里朱祁镇复辟后杀了于谦会被孙太后斥责,成化皇帝朱见深更是一上位立刻给于谦等人平反了。</P>

“怎么的,原本皇帝亲自守国门都没事,现如今有了开平卫,更有归化卫、北归化卫这几座重镇固守北方还要担心起大明北方来了。莫不是景泰朝这些年北边的仗都白打了吗?”不用说安北、镇北、抚北和南、北两个归化卫死死钉在北方大草原上笼络牧民镇守北方了,就算是草原上再有异动,仅仅海西、大宁、辽东三地的大明官军就能在侧翼和后方直接抄了草原势力的老底。</P>

就连当年瓦剌雄主也先重新领着大军回来只怕也只有捏鼻子绕道的份,更不用说被景泰皇帝分割成十几块势力的各部族根本不可能再拿 自己的青壮出来玩命了。</P>

朝廷有粮、布、盐、铁源源不断地供应草原,大家伙养好牛羊就好了,哪里还要像以前一样用拿命去搏什么活路。实在闲日子过得不舒坦的,大可以去北边找那些白人骚靼子的晦气。这么些年来只要能抓到年轻漂亮的白人往城里一送,汉人不仅能拿出一车一车的粮食、布匹来换还会给金给银的,比起之前的老爷们穿的用的还贵气,又何苦与大明这个金主爸爸闹什么矛盾呢!</P>

“再者说了,朕有说迁都吗?”千言万语的狡辩...咳咳,那个...解释,就是解释。皇帝陛下解释了那么多都不如这一句简简单单几个字来得实在。</P>

“陛下若不是准备迁都,为何要南巡?”商辂听到这话立刻站出来询问道:“陛下莫要诳臣等,迁都兹事体大,还请陛下三思。”</P>

“可是我就没打算迁都呀~”虽然前几天就有消息传出来要南巡的事情,但是真实意图大家也只能猜个大概。只是这位皇帝爷爷也真不是个省油的灯,谁也不敢随便压宝下注,只能照着常规走一听到皇帝在正式场合宣布要南巡就立刻跳出来反对。</P>

皇帝不在京城里好好待着,这是要干什么呢!往上数数,大明朝乱蹿的皇帝有一个算一个,都没落个好下场。</P>

永乐帝第五次御驾亲征无功而返,差点没在塞外咽下最后一口气。二杆子皇帝正统爷更是做了人家俘虏,幸好也先这货脑子抽抽没有学金人一样重演前朝徽、钦二帝旧事,不然大明朝的脸也是丢到没边了。</P>

现在你作为中兴之主的景泰帝不好好在皇宫里做种马造小孩又想出什么妖搞南巡,咋的,周天子都有在南巡时掉河里死的这事你知道吗?</P>

“大明朝的如今的国土与前朝相差无几了。蒙元都知道建了上都、大都和中都来统治国家,我们中华苗裔难道反而还不懂这些了?”从正统十四年到景泰十七年,朱祁钰也就不到十八年的时间里差不多将蒙元的国土全都继承了下来,实控国土面积与洪武年间相比翻了不止一个翻。</P>

“雏鹰总要长大的,太子已经成年了...哦哦,太子都有孩子了,所以也该给他肩上加些担子了。所以朕决定明年开春后沿河南巡。朕要到南京给先高皇帝去上炷香,这北京城嘛...就留给太子监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