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流言蜚语(2 / 2)

那可不,要是没有他那个从爷武清伯石亨,没准人家早就升了侯爵做了总兵了。可是现如今武清伯在那伫着,你们说朝廷怎么好给冠军伯升都督?</P>

叔侄两个都督总兵,这可也是段佳话呢~</P>

屁个佳话,全是鬼话。你们都忘了景泰元年大宁一战了?</P>

大宁?不就是几次争夺,大明与达子都有死伤吗?咱大们到底还是国势强劲一些,终究还是夺回了大宁。</P>

对呀,这大宁总兵可不就是武清伯都督石亨呢!</P>

啧啧啧,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你们是不知道昌平侯夺回大宁不久,朝廷派遣武清伯守大宁,结果没几个月就丢掉了这回事吧?</P>

丢了大宁?没听说呀,之前是传闻过大宁战事吃紧,宣府、辽东好像都派兵支援了。</P>

屁的吃紧,就是丢了!还是武清伯石亨打了败仗,跟人达子口头承诺退出大宁,这才把大明官军都给带回了辽东。为了,朝廷又调动大军次年这才夺回了大宁。</P>

嘶~没听说过呀!</P>

对呀,俺们在大同也没听过这茬。</P>

真不真嘞?可莫瞎咧咧,这是要犯军法的。俺在宣府咋也没听说过这事咧?</P>

就是,这话可别乱传,乱了军心是个杀头的罪过。</P>

瞎~这有啥假的,真的不能再真了。咱那会奉命到京营选军,隔着帐篷听到兵部大官说的。朝廷觉得这事太丢人,才夺回大宁没几天又丢了,丢不起那人,所以给压着没让外传。对外都说是大宁战事吃紧,调官军上前助战,这不第二年就夺回大宁了。</P>

唉哟~原来还有这么档子事呢!</P>

可不是,俺们也被蒙在鼓里哩~</P>

咳,这都不是最重要的。</P>

啥?还有啥?</P>

还能有啥,当时大宁失利时都督石亨与兀良哈达成口头协议让出大宁,兀良哈答应放官军退回辽东。这笔账可不得找人算上?</P>

不是算了吗?隔年就夺回大宁了呀!</P>

是呀是呀,都夺回来了,朵颜三部如今都成了官军的牧奴了,还有啥账没算?</P>

我说你们是不是傻啊?是不是傻?这大明朝的面子丢了是这么就能找回来的吗?咱大明朝说出去的话是个屁不是?石亨当时说退出大宁,隔年又打回去了,这不是坏了朝廷的脸面了?朝廷不得找回来?</P>

哟~这被人抢走的东西咱抢回来这面子里子不就有了,咋还有这么些讲究呢?</P>

瞧瞧,又外道了不是。达子那是蛮夷,咱大明是天朝上国,是礼仪之邦,怎么能干出这么言而无信的话呢?但是大宁又必须要收回来,不然就应了那话…叫啥来着…卧榻之…就是自己睡觉的地方不能有别人躺那,是这理不是?</P>

嗯哪~自己睡觉的地哪能容下别人,那自己家崽子生出来是谁的种都说不清了…</P>

哈哈哈….</P>

就这,朝廷就把武清伯给记恨上了,一连几年武清伯玩命般的清剿朵颜三部的余部势力,这才堪堪升了个伯爵。</P>

喔~这就难怪了,那要这么说冠军伯有了这么个叔父还真是倒了霉喽~</P>

可不是嘛!就这,还能升上侯爵,也是人冠军伯自己的本事了。</P>

不是说升了侯,咋还叫冠军伯呢?</P>

咳,于总督的请赏文书送上去了,朝廷还没批下来呢!</P>

要说,也该给人升侯了,不然该寒了跟着冠军伯一众将士的心了。</P>

哟哟,你还知道会寒了人家的心。这就不知道了吧,人家冠军伯的队伍里升迁都比旁的快,领千户衔的首授百户多的是。这怨不得,人队伍能打呀,几年下来跟着冠军伯的都升了,就是冠军伯一直没升上来。</P>

这胡总督换了于总督,怕是能升了吧?</P>

那可不,听说朝廷里皇帝最听于总督的话了,这次安排于总督来也就是为了能够一仗之功…其一役…</P>

这啥意思呢?啥叫一仗之功其一役呢?</P>

咳,就是说打一仗就保大明百年无战事的意思。咱指挥跟文书说的,俺就在旁边听得真真的,朝廷就这个意思呢!</P>

此时的乾清宫里,朱祁钰和几个近侍看着奏报却并不打算立刻升赏石彪。</P>

“舒良。”</P>

“奴婢在,皇爷您吩咐。”</P>

“替朕跑一趟开平,给立功的官军安排升赏事宜。”朱祁钰手旁永远不离开加了莬丝子的枸杞茶,那个味道真是…酸爽归酸爽,作用还是挺不错的。</P>

“是…”舒良不敢有反对意见,何况这事也没必要反对。去给人颁布升赏的旨意,那这趟差可是肥差了。</P>

“带一句话给石彪,只跟他一人说。”</P>

“是,带皇爷口谕给石彪一人。”舒良竖着耳朵担心自己听漏了一个字传达错了意思。</P>

“告诉他,这次暂时没有准他的侯爵,让他再等几个月。”</P>

什么玩意儿?还没准…好吧,没准就没准,这趟差使的油水就没有油只有水了。</P>

“这次出兵干系重大,不容有失。”</P>

“是,不容有失。”</P>

“嗯,让石彪稳扎稳打,好生听候于总督调遣,不得贪功冒进。”</P>

“是,要求稳,不得贪功冒进。”</P>

“等这一仗打完,朕连他叔父一并升赏了。这样也才能留下一段佳话,免得他石氏一门蒙羞。”</P>

“是,此仗后与武清伯一同受赏能留下佳话,不使其家门蒙羞。”</P>

“嗯,就是这些了,一会下去准备一下就去传旨吧!”</P>

出差一趟开平,来回一个月是没了。但好在这趟差使虽然没什么油水也不会有什么风险。谁都不敢想,大明朝六、七年的光景居然能把塞外经营成这般模样。</P>

靠着冬日冰雪筑城,冰雪初步消融就能够直接出兵攻击附近的部族,大明朝很快就在景泰爷的主持下将土木堡一役的阴霾一扫而光。原本出塞的差使谁都不肯去,现在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P>

就是远了点,于总督手下想讨点赏钱怕是有些难了,其他倒也还好。开平,我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