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刘备南下,诸葛瑾的震撼(2 / 2)

士子这才悠悠醒来。

“少年,你为何一个人在寒风中行走,这寒冬天的太危险了。”刘备关切的询问少年。

少年摸了摸发烫的额头,知道自己是被眼前这几人给救下了,连忙挣扎起身行礼:“琅琊诸葛瑾,多谢恩人搭救。”

“不知恩人如何称呼,他日必会相报。”

诸葛瑾?

郑平眼神一动,打量眼前的少年,但不并不能确认对方的身份。

刘备轻笑一声:“我救人,又不是来图你报恩的。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会一个人行走在寒风之中?”

诸葛瑾道:“我是去临淄城的,听说临淄城新开了官学,专门招收未及冠的士子。”

刘备愣住:“你要去临淄城,为何不结伴而行?你家中长辈呢?”

诸葛瑾摇了摇头:“家父去年病故,仅有阿姊在家中照顾弟弟妹妹。叔父去了荆州尚未归来,而宗族中虽有长辈,但我并不想求助他们。”

刘备心有恻隐之心,又欣赏诸葛瑾的傲气:“你这样行走,一个月都抵达不了青州。我亦是临淄人,要去阳都城办些事,不如你先跟我去阳都城养好身子,再跟我结伴回临淄如何?”

诸葛瑾摇了摇头:“谢恩人好意,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求学之心岂能畏惧艰苦?刘刺史肯给官学的学生六百石补助,必然是对官学的学生寄予厚望,宁缺毋滥。这德行考核想必也是非常重要的。”

刘备心中不忍,看向郑平。

郑平打量诸葛瑾,忽然问道:“敢问令尊名讳?”

诸葛瑾坦言道:“家父讳珪,曾是泰山郡丞。”

郑平心中了然,笑道:“使君,直接带上吧,这万一路上又病了,岂不是可能错失一个少年才俊?”

使君?

诸葛瑾愕然的看向刘备:“恩人你是青州的刘刺史?”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

诸葛瑾连忙行礼:“是诸葛瑾失礼了,见过刘使君。”

刘备起身笑道:“现在,可愿跟着我去阳都城?”

诸葛瑾咬了咬牙,不再坚持。

去临淄城是为了参加考核进入官学,以得到钱粮补助养家。

如今遇到了刘备,又何必舍近而求远?

阳都城下。

寒风拂面,冷冽如刀。

但刘备的眼神却在寒风中变得更坚韧了。

“终于抵达了。”

“这天气越来越冷了,得尽快协助乡民南下东海国。”

刘备将风帽取下,看向阳都城不由一阵感慨。

郑平亦是取下风帽,微微整了整衣冠:“琅琊国的荒地不少,若陶使君愿意暂借,倒也能安置不少人口。”

刘备动容。

这一路南下,刘备也对琅琊国的有了一定的了解。

琅琊国北部的大部分县乡,都遭到了黄巾的破坏,但陶谦并未对这些县乡进行有效的治理。

换而言之,陶谦对这部分县乡都是放任自流的态度。

唯一比青州好一些的是,琅琊国的饥民大部分都已经逃了。

甚至可以说,青州这五十万饥民,有一部分就是自琅琊国逃出来的。

郑平的用意,刘备听得明白。

既然陶谦不想管这琅琊国北部的县乡,倒不如借给刘备!

如今乱世,很多的郡县其实没有太明确的越界一说。

就如同陶谦,放着琅琊国北部县乡不管,宁可去管豫州的沛国部分县乡。

点了点头,刘备看向阳都城门:“若陶使君愿意暂借,倒也是一桩美事。”

城门口,早得到命令的县吏,见刘备抵达,连忙遣人去通知陶谦。

早在一天前,陶谦就已经抵达了阳都城。

毕竟这阳都城在徐州,陶谦得尽地主之谊、提前部署,不能让刘备觉得堂堂一个徐州刺史不懂礼数。

得知消息的陶谦,跟糜竺一同策马来到城门口。

“刘刺史来得太快,老夫有失远迎,失敬了!”陶谦翻身下马,如见故友一般的迎向刘备。

刘备亦是向前回礼:“陶使君言重了!倒是我一不留神忘了时辰,来得快了些。”

寒暄见礼。

刘备和陶谦又各自引荐郑平和糜竺。

都是一州別驾,这地位也不会有高低之分。

“城外风大,刘刺史、郑別驾,还请随老夫先入城,城内已经备下酒宴。”陶谦热情邀请。

而在城内,沿道多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士子,让刘备微微有些惊讶。

糜竺解释道:“因为刘使君和陶使君要商议安置十万饥民的事,徐州各郡县的士子纷纷慕名而来。”

“足见徐州士子,皆是深忧国事、怜民之苦的贤才俊杰啊。”

糜竺的话说得很漂亮。

不仅肯定了刘备和陶谦在这阳都城商议安置饥民一事,受到了徐州士子的钦慕。

更是将这阳都城的士子都夸了一遍,以后这事一传出去,谁不敬糜竺?

郑平轻笑一声:“素闻东海糜子仲,文雅敦厚,德行不逊于公侯子,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啊。”

糜竺谦厚一礼:“郑別驾过誉了,比起德行,谁又能比得上北海康成公呢?”

相互称赞间。

沿道的士子,亦是议论纷纷。

“这便是青州刺史玄德公,见其眉目,颇有英气,但又给人一种柔和之意,果然是当世英雄人物啊。”

“近日风寒,刘使君依旧自临淄城而来,果然是信义之人。”

“能为了十万饥民,而不顾严寒来阳都城,刘刺史其心昭昭,天日可鉴啊。”

“陶刺史亦从东海国来阳都城,能为了十万饥民而奔波,到让我对陶刺史的看法改观了。”

“天下纷乱,能有刘刺史和陶刺史这般的英雄人物在,青徐可安了!”

“陶刺史虽然有仁德之心,但他亲信小人,疏远贤才,我等难有作为;听闻青州有求贤令,任用贤才以德行为先、才能其次,这才是我辈士人应该追随的。”

“子布兄,子纲兄,玄德公人如其名啊!单就他策马迎风霜而来,而不是乘坐马车而来,就足以令人钦佩了。”

“能成大事者,必然不惧酷暑严寒,玄德公心迹如一,实乃我辈士人幸事啊。”

“自临淄城到阳都城,这么冷的天,骑马奔驰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这青州刘刺史,倒也不凡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