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五味杂陈(1 / 2)

等衙役和捕快领命去了东华观,张县令起身,恭敬的请邓大魁和陆元元去后衙歇息。</P>

“不必!”</P>

陆元元摆摆手,起身扶着邓大魁向外走去。</P>

“我们去外面住客栈!”</P>

“这……”</P>

张县令立刻跟上,谦恭的说:“那下官去安排客栈!”</P>

“不必!你还是想想怎么给丽江县的百姓一个交代吧!先把玉虚真人这些年所犯的事情查清楚,想必那家伙也收敛了不少钱财,多找找!”</P>

陆元元若有所指的看看张县令,然后不再多说,一行人出了县衙。</P>

张县令连忙送他们出去,看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张县令眼神复杂。</P>

“大人,真的要抄了东华观?”</P>

跟在他身边的师爷低声问道。</P>

张县令侧头看了他一眼,声音里听不出情绪。</P>

“除了查抄,还有别的法子可行?”</P>

“大人,派去查抄的,是我们的人,查抄到什么,自然是我们说了算!”</P>

师爷凑到他跟前,低声说道。</P>

“进去说话!”</P>

张县令看他一眼,转身进了县衙。</P>

师爷左右看看,也转身跟了进去。</P>

“大人……”</P>

进了县衙,师爷看着坐在桌案后面的张县令,忙上前低声请示。</P>

张县令对他摇摇头,声音有些不易觉察的沮丧。</P>

“子瑜,此事不妥,别看这位永平侯和福德大长公主只带着几个人,说不定还有不少人在暗处,若是咱们在这件事上做手脚,万一被他们知道,估计本官也得跟着倒霉!”</P>

师爷欲言又止,心中暗叹。</P>

看来,这条财路要断了。</P>

正如大人所言,侯爷公主出行,怎么可能就带着那么几个人。</P>

说不定暗处有多少人在保护着他们。</P>

若此时自己这边有所动作,说不定就要打草惊蛇,自己把把柄送到人家手里。</P>

县衙外面的老百姓想不到,他们大老远的跟来,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预知后事,还要明日请早。</P>

可是官府办案,也需要时间,只能悻悻的往回走。</P>

互相打听之后,唯一肯定的消息,就是这么多年,他们都被那个什么玉虚真人骗了。</P>

不但损失了钱财,还把家里的小娃娃扔进江里喂了鱼。</P>

大家都匆匆往村子里赶。</P>

官府要抄查东华观,治那些道士的罪。</P>

这样的大事,自然是奔走相告,</P>

丽江县这些年没有发水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献祭水神,而是他们这里属于湛江上游,轻易不会发大水。</P>

丽江县各村镇的百姓半信半疑。</P>

真的假的?</P>

那他们这些年,每年都要给东华观进献不少钱,还要把村子里的小娃娃送去献祭。</P>

这是何等讽刺。</P>

可也有人觉得不可能,他们这里几十年之前,确实也是发过水的。</P>

那时候两岸村子的房屋,十有八九都被大水泡塌,村里人更是十不存三。</P>

这么多年过去了,两岸村镇才慢慢发展成现在这样的规模。</P>

这些都是家中老人告诉后辈的。</P>

既然几十年前会发水,那么迟早都有可能发水。</P>

与其到时候发水十室九空,不如每年牺牲两个小娃,保两岸百姓平安。</P>

不过,不管丽江县百姓怎么想,东华观的道士都被押进了县衙大牢。</P>

有两位大人物看着,张县令不敢造次,况且罪魁祸首都被投江了,那么这些小卒子就更没有留着的必要了。</P>

经过一番审理,东华观的道士都被发配边疆,充军流放。</P>

从东华观抄来的钱财,也发放到这些年家来,孩子被献祭的人家。</P>

得到赔偿的村民,心中都是五味杂陈。</P>

有不少人都痛哭流涕,怒骂不止。</P>

都怨恨东华观的道士为了敛财,丧心病狂,连小娃娃都不放过。</P>

这些道士,不是败坏出家人的名声吗?</P>

可是时过境迁,无论他们再气愤,孩子也回不来了。</P>

有了这些赔偿银子,至少家里的日子会好过一点。</P>

陆元元一行人在丽江县等了两日,商队也赶了过来。</P>

大家便不再多做停留,第二天就出了丽江县。</P>

送邓大魁等人出城的时候,张县令的心一直悬着。</P>

生怕这两位大人物会对他不满。</P>

好在两人直到出城,并没有说什么。</P>

张县令心中忐忑,始终不能放心。</P>

可是他也不能上赶着问出心中的担忧。</P>

那不是提醒人家,自己有问题吗?</P>

出了丽江县,商队顺着官道,又绕去了郑县。</P>

这里远离湛江,不过附近的河流也是湛江的分支。</P>

官道两边高山绵延,经过的村庄大多都是在靠山而居。</P>

山多地少,百姓生活更加贫困。</P>

走了两天,还没有到宁县地界。</P>

眼看天色渐晚,两边都是荒野,并不见村镇,三林告诉大家,此去几十里都不见村镇,只能歇在这里。</P>

商队出门在外,风餐露宿实属正常。</P>

陆元元就让他安排。</P>

三林下令就地安营扎寨。</P>

由于商队已经往这边跑过两次,对这边的情况也略有了解。</P>

这个地方叫夹皮沟,也是因地势而得名。</P>

属于丽江县和郑县的交界处。</P>

商队人马手脚利索,很快就在路边是山洼里搭好帐篷。</P>

又分工合作,寻水拾柴。</P>

行军炉灶也生起了火,晚饭很快就做好了。</P>

大家赶了一天的路,早已疲累,留了值守的人,都抓紧时间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