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这里还聚集着三四百灾民,有老有少。</P>
其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这些人有的老老实实坐在地上,有的唉声叹气的,怨天怨地。</P>
也有人眼睛不安分的转来转去,看到县令带人过来,才快速低下头。</P>
陆元元扫视了一圈众人,发现这些人无不满脸凄苦,瘦骨嶙峋。</P>
便看向孔县令问道:“孔大人,可有给这些灾民安排施粥?”</P>
“回公主殿下,每日派人施粥一次,因此处靠山,山上也能找到不少吃的,这些灾民还能去山上寻找吃食,暂时饿不死!”</P>
陆元元脸色凝重,看着这位县令,饿不死就行了吗?</P>
孔县令看这位公主殿下脸色不好,就躬身说道:“回禀公主殿下,县衙钱粮有限,已安排部分灾民返乡,这些灾民的家乡地上比较低洼,水还没有退去,只能暂时留在这里,下官也是无法,只能保证他们不被饿死!”</P>
“老人家,你们留在这里也非长久之计,本官自会尽快安排你们返乡!”</P>
姜知府上前,对一个神情萎靡的老头说道。</P>
“大人呐,草民感谢大人还记挂着咱们这些老百姓,草民等也想早日返乡,可是路上积水难消,村子还泡在水里面,大家也是无处可去啊!”</P>
“大人,草民等也知道县令大人已经尽力了,可是这老天爷就是不给咱老百姓活路呀!”</P>
老百姓见这位黑黑的大人脸色和煦,并没有官老爷的架子,也慢慢放松下来,都开始诉起了苦。</P>
“县令大人虽然只给咱们一顿粥,可是也能饱腹, ……”</P>
“就是半夜里饿的慌,……要么忍着,要么起来喝些凉水……”</P>
姜知府都一一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两句,然后不经意的问起。</P>
“各位乡亲,你们可有忽然患病之人?”</P>
那个神情萎靡的老头此时精神了不少,想不到他老了老了还能和知府大人说上话,真是祖坟冒青烟了。</P>
听知府大人问话,就回想一下。</P>
“……患病?有啊,前两天有一个老乡就病倒了,全身发冷,直打摆子,也无处求医去,只能硬抗,这不,还病着哩!”</P>
“什么?”</P>
姜知府大惊,忙神色凝重的问道:“他们现人在好处?”</P>
老头见大人神色凝重,也心头一紧,不由有些恐慌起来。</P>
不过他也不敢乱打听,真是颤抖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来。</P>
他旁边一个汉子指着远处的一个小土丘说:“大人,那家人就搬去了那里!”</P>
姜知府看向远处的小土丘,隐约看到几个人影 ,就看向顾铮。</P>
“大人,本官过去看看情况再说!”</P>
“先莫要着急,让李外御医带人过去,看看是否有不妥之处!”</P>
“是,下官遵命!”</P>
姜知府忙答应下来,就要过去,孔县令又派了两个衙役跟随,看看不放心,他也跟了上去。</P>
时间很快更过去了,李御医跟着姜知府返回,脸色很是不好看。</P>
“李御医,情况如何?”</P>
顾铮见状,上前小声问道。</P>
姜知府和孔县令也有些着急,都看着李御医。</P>
刚才他们虽然跟着过去了,可是只看到这位御医大人给那个灾民把脉,他们也不懂。</P>
“大人,老夫从脉象看来,那人很可能就是身患霍乱之症!”</P>
“什么?”</P>
顾铮大惊,看向李御医。</P>
“李大人可能确定?”</P>
李御医神色凝重,慎重点头,说:“八九不离十!”</P>
其他几位御医也上前来,纷纷看向李御医。</P>
李御医向他们点点头,把刚才过去把脉后的脉象,再结合问诊时灾民所说的症状,与通州时一般无二。</P>
他就仔细把情况说了一下,在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