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P>
公主府。</P>
自三儿子走后,邓玉娘就每天念念叨叨,提心吊胆。</P>
陆元元忍不住给她分析当前局势。</P>
虽然,她也非常挂念三哥,可是也知道,有外公派来的人,还有凌府,邝府派来的那么多人跟随,应该问题不大。</P>
还有就是,自己给商队所有人做的集训,关键时候,应该能起一些作用。</P>
大越开国二十多年,老百姓安居乐业,即便生活困苦,也不会无缘无故跑去当土匪,社会相比之下还是比较稳定的。</P>
“话虽这样说,可是我这心里,就是有些担心,万一你三哥他们在路上,遇到不长眼的强盗咋办?”</P>
“咋办?自然是让强盗们有来无回呗!”</P>
陆元元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P>
商队中都是壮年汉子,又有邓武邓文带着一百人随行,她还真的不怎么担心。</P>
邓武邓文他们, 可是跟着外公,还有舅舅上过战场的,在斥候营也是响当当的人物。</P>
邓彪对他们的训练,可是从来没有松懈过。</P>
邓武邓文可是永平侯府的家将,多少都有些功名在身的。</P>
还有凌府和邝府送来的那两百人,也绝不是泛泛之辈。</P>
有这么多人保驾护航,商队要是再在路上翻车,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P>
邓玉娘听了闺女的劝解,心情终于好了一些。</P>
“唉,但愿你三哥他们顺顺利利的,千万别出啥事才好!”</P>
邓玉娘叹口气,手里的活儿也不停。</P>
她拿着四根竹签子,按照陆元元教的针法,正在织一双小鞋子。</P>
这可是给她的宝贝大孙子织的。</P>
尽管等大孙子能穿上这双鞋子,可能都要到四五个月大的时候,可是她还是兴致勃勃的织的起劲。</P>
陆元元实在不知道说啥好了。</P>
其实这就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太正常了。</P>
自己说再多,也得她娘自己想通才行。</P>
“嗳,元元,你看看,这里要加几针?”</P>
邓玉娘织了一会儿,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忙喊陆元元给她看看。</P>
“哎呀娘,你这里织太多了,小娃娃的脚丫子哪里有这么长,你先拆掉几圈,再用竹签子从这些孔里面穿过去……”</P>
母女二人一个解说,一个编织,很快一只小鞋子就展现在两人面前。</P>
“哎呀,太精致了,比布料做的软和多了,我大孙子一定喜欢!”</P>
邓玉娘越看越喜欢,这可是自己织出来的。</P>
两人正高兴着,准备再织第二只,忽然,丫鬟夏雨急匆匆跑来了。</P>
“老夫人,公主,二少夫人好像要生了,现在肚子疼的厉害……”</P>
“啥?”</P>
邓玉娘一惊,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大步往外走,顺便大声吩咐自己的大丫鬟。</P>
“春杏,赶紧去竹园把两个产婆接来,再让人去通知二公子,对了,让老爷也回来!”</P>
“是,老夫人!”</P>
春杏答应一声,急急忙忙跑开了。</P>
二少夫人生产,这可是府里是大事,万万容不得一丝差错。春杏出了院子,大声喊来两个小厮,让他们赶紧去找二公子和老爷。</P>
她自己则匆匆去了竹园。</P>
只是还没有到竹园,两个产婆已经被凌婉茹身边的小丫鬟催着出了门。</P>
“两位嬷嬷,快点的吧,二少夫人肚子已经疼了好一会了,快去看看吧!”</P>
“嗳,知道了小莲姑娘!”</P>
婆子答应一声,也加快了脚步。</P>
她们两人,可是福德大长公主早早就请过来的接生嬷嬷,已经在公主府住了半个多月了,就是要随时准备着。</P>
毕竟二少夫人是头一回生孩子,一切可能性都要顾忌到。</P>
这边产婆匆匆赶来,那边陆元元也施展轻功,快速去了府医邓老住着的院子。</P>
“见过公主!”</P>
邓老见陆元元匆匆而来,就猜到了几分。</P>
“邓老,快别客气了赶紧随我去听兰院,我二嫂要生了!”</P>
“好,公主稍等!”</P>
邓老知道自己没有猜错,忙喊了一声:“连翘,把我的箱子背上,去听兰院!”</P>
“知道了,师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