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立功德牌坊(2 / 2)

“当家的,你说草娥的事情咋办?这孩子一直说不想嫁人,不想离开爹娘,你说她是不是想招赘?”</P>

“你咋会这样想?闺女还小,不着急!”</P>

陆青石摆摆手说。</P>

赵红梅有些急了,拉着陆青石的胳膊,声音急切的说:“不小了,今年草娥就已经十五岁了,别人家的闺女这个岁数,都定亲了,再耽误下去,对草娥也不好!”</P>

“那你说,要给草娥找个啥样的相公?孩子跟着咱们吃了不少苦,这两年刚好过一点,就要嫁出去了,万一碰不到好人家,闺女不是又要跟着受罪!”</P>

陆青石当年从战场上死里逃生,更加注重亲情。</P>

尤其对两个闺女,更加怜惜,说啥也舍不得孩子再受苦。</P>

可是闺女大了,迟早要嫁人,他就是再不舍,也的舍!</P>

“唉,我又何尝不是想把闺女留在身边,可是也要看看闺女的意思不是,再说了,还有小草呢!留下哪一个,都不好,就怕闺女说咱们偏心!”</P>

赵红梅叹口气,忧心忡忡的说。</P>

“行了媳妇,先不急,要不抽空问问闺女再说!”</P>

“不急不急,我能不急吗?我也不是着急把闺女嫁出去,就是怕寻不到好人家,闺女将来嫁过去受罪……”</P>

草娥在外面听到爹娘的话,心里非常感动。</P>

爹娘对自己的疼爱,她一直是知道的,她也明白自家娘的担忧。</P>

知道娘不想自己,再受她受过的罪!</P>

可是嫁去别人家,就难说了!</P>

要不招赘,要不就嫁在村子里,离家也近。</P>

可是村子里的外姓人家,就那么几家,合适婚嫁的半大小子也没有几个。</P>

要说村子里的条件,不论嫁去谁家都行,要说挑人,就有些难了!</P>

赵家就赵小留合适,王家人口太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她觉的要是嫁进去,肯定非常累人。</P>

还有一家,男娃还小,肯定不合适。</P>

唉,还是再想想吧!</P>

*</P>

寒冬即将来临,村里人又组织了一次秋猎。</P>

这次秋猎,与之前几次比起来,收获自是不一般。</P>

陆元元并没有一马当先,而是带着自卫队的队员,教授他们打猎的技巧。</P>

其实,对于陆元元来说,打猎并不需要什么技巧,就是快、很、准!</P>

再就是她的大力气。</P>

村里人可没有她的大力气和身手,更没有她一样的依仗,该学的,还是要学。</P>

教会大家打猎,以后她就不用一个人往前面冲了。</P>

村里人满载而归,受到了老弱妇孺的热烈欢迎。</P>

这次自卫队的人,可是昂首挺胸,志得意满。</P>

这么多的猎物,多数可都是他们猎到的呢!</P>

“还是元元丫头厉害啊,看看,还真的教会了这些小子不少本事!”</P>

族老陆富有听了孙子的话,欣慰的说道。</P>

“那是,爷爷,还多亏元元妹妹教授我们武术,这次还带着我们狩猎,才有如此收获!”</P>

村里人都知道了这次狩猎的情况,对陆元元的不藏私更是敬佩。</P>

陆元元并不居功,不过也喜欢族人这样感恩的思想。</P>

觉得自己这两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P>

*</P>

县城好运来赌坊被连根拔起,可是大快人心啊!</P>

老百姓都议论纷纷:“县主大人真是咱们的大恩人呐,这下子,再也不用担心我家男人偷偷摸摸去赌钱了!”</P>

一个老嫂子提着篮子,去菜市场转了一圈买了一个大白菜,回来的路上,碰到了一个街坊,两人就唠了起来。</P>

“可不是咋地,现在再也不担心我那小儿子,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拉去赌坊赌钱了,我可是给福德县主立了功德牌的……”</P>

街坊是一个快五十岁的婆子,深有同感的说道。</P>

那个老嫂子一听,顿时有些懊恼的一拍大腿,说:“真的?哎哟,他婶子,你可真行,我咋就没有想到呢?”</P>

说着,她又想起家里修的新房子,更是满脸感激的说:“是该给福德县主立功德牌,要不是福德县主,咱们这些修不起房子的人,今年冬天可是又要挨冷受冻了,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P>

“别说你这样想,县城不知道多少人,都对福德县主感恩戴德,有的人家早在家里供了功德牌位,默默为福德县主祈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