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没有人再怀疑了,众人纷纷上前来领饼子和粥。</P>
叶寻花见那几个闹得凶的人此时却躲到了最后,还有几个人在他们身边一直都低着头不做声。</P>
“吃完了的可以走了!”</P>
郎啸风按照叶寻花的吩咐大声道。</P>
几个吃得快点人走出门口,见真的没有人来拦阻,加快脚步走了。</P>
众人见真的放他们走,一些人也赶紧吃完跟了出去。</P>
还有一些人反倒不想走了,在这里管吃管住,还有人保护,不妨多呆两天。</P>
叶寻花伸手指着一个人道:“你为何不吃早饭?”</P>
那人故作轻松道:“我不饿!”</P>
“不行!不吃完不能走!”</P>
叶寻花的语气不容置疑。</P>
那人只好拿起一块饼子来吃,咬了一小口就咽不下去了。</P>
叶寻花叫郎啸风等人把十几个不吃早饭的人归拢到一起,其他人全放了。</P>
这十几个人纷纷抗议,为啥不放了他们。</P>
其中一人始终不发一言,不是低头就是以手遮面。</P>
叶寻花对郎啸风使了个眼色,郎啸风大喊一声:“都给我绑了!”</P>
那十几个人见势不好,向门口冲去想要逃跑,被叶寻花和郎啸风三拳两脚尽数打倒在地。</P>
过来七八个教众将他们绑了起来。</P>
叶寻花冷着个脸,对他们说道:“给你们三息时间,说出中书大人在哪?不然全都砍了!”</P>
郎啸风举起鬼头大砍刀,准备随时砍头。</P>
“一”</P>
“二”</P>
“别杀我,我说!”</P>
其中一个人赶紧招认,他站在最前面,第一个先杀他。</P>
“第七个!”</P>
他小声说道,看向排成一排的第七个人。</P>
那人就是总低着头不说话的那个。</P>
“中书大人,你怎么在这?”</P>
那人见自己被识破了,抬起头来说:“叶观察,你怎么也在这?”</P>
“我来请中书大人回城!”</P>
“好!骑马还是坐轿?”</P>
“腿着吧!”</P>
叶寻花把梁中书拖到外面,用绳子把两手绑了,又栓上一根十多米的绳子挂在马鞍上,打马出了村子。</P>
梁中书初时还能跟在马后面跑,后来实在跑不动了,一头栽倒,被拖行了一段距离已经奄奄一息了。</P>
叶寻花一拨马头朝旁边的一个小山包驰去。</P>
等他再次回到大路上梁中书已经不见了,他把业已半死的梁中书绑在一颗树上,让他自生自灭吧。</P>
打马回到大名府城外,城门已经关上了,几个特战队员守在不远处等他,见他回来了忙上前迎接。</P>
“城门怎么关了?”</P>
“统帅,里面现在已经不打了,各自守着半个城,这个南门还有西门归守备军,东门和北门归梁山。”</P>
“咱们的人呢?”</P>
“都在里面呢,由夫人带着。”</P>
“好!”</P>
现在梁中书已死,城里面双方力量势均力敌,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P>
是时候让梁山接受诏安了。</P>
当然,在此之前要逼迫梁山归顺,还要让徽宗皇上下一道诏安诏书。</P>
诏书的事已经委托钱胖子去办,这种两利的事徽宗应该会乐见其成。</P>
“有没有纸笔?”</P>
几个特战队员相顾摇头,出来是打仗的,谁带那玩意儿啊!</P>
“那你们去传个口信吧!”</P>
“是!”</P>
“让四周的明月教兵临城下,给我打起民团乡勇的旗号。”</P>
“可是统帅,我们互相不认识啊。有没有信物啥的?”</P>
叶寻花摸变了全身,除了手枪、微冲、手雷、望远镜还有一把刀,就没别的了。</P>
这可咋整?</P>
他想了想,就把自己以前在明月教的一件糗事简单说了一下,这事除了各坛主别人不知道,如此就能证明是自己下达的命令了。</P>
几个特战队员听了忍不住想笑又不敢笑,差点憋出内伤来。</P>
“快点去吧!这事儿过后都给我忘了!听见了没?”</P>
“是!”</P>
四个特战队员分头骑快马去了。</P>
“什么?你说你们的统帅就是我们的叶副教主?”</P>
“对对!统帅夫人就是你们教主。”</P>
“真的假的?”</P>
“千真万确!”</P>
“可有信物?”</P>
“信物虽然没有,可有一件秘闻是我们统帅亲口说的。”</P>
“说来听听。”</P>
“咱到一边说去。”</P>
“这都出去二里地了,别人听不到。”</P>
“统帅说他给夫人,就是你们教主,那个啥,被你们看到了。”</P>
“那个啥,啥啊?”</P>
“就是那个嘛!”</P>
特战队员做了一个动作。</P>
恶虎坛主邓飞挠了挠头皮,表示没看明白。</P>
“哎呀!洗脚!洗脚!非得让我说出来!”</P>
那个特战队员急得喊道,二里地外都能听到了。</P>
邓飞哈哈大笑,又赶紧捂住了嘴,四下看了一眼,见不远处的教众都在看着他们。</P>
赶紧点头说命令收到,这就下令全体开赴大名府。</P>
“兄弟们!把大旗打起来!队形拉开!目标大名府!进发!”</P>
四个方向的明月教众全都收到了命令,一起向大名府围去,很快就把大名府围了个水泄不通。</P>
他们打的是民团乡勇的旗子,身份是大宋厢军的支属。</P>
城里的守备军本来有一百多个营,七八万人,经过一夜激战还剩一半左右。</P>
他们的统帅本来是梁中书,可是打了一夜一直没见到他的身影,只好由副指挥使余文杰统领。</P>
余文杰是文官,是由京城下派到大名府来的。</P>
宋朝就是这样的制度,由文官制约武官,为的就是怕武官拥兵自重,篡权谋反。</P>
余文杰手下有两员副将,杨崇虎和尉迟飞熊。</P>
二人都是名门之后,杨崇虎是宋初名将杨业的后人。</P>
尉迟飞熊的太太祖是唐朝的尉迟敬德,当时位列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P>
二人均都熟读兵书,五韬六略无一不精,是之前的武举科考前三甲。</P>
余文杰虽然对战事不熟,但他知人善用,肯听取正确的建议,采纳有用的谋划。</P>
所以在梁山义军攻进城来的时候并不慌乱,在总指挥使梁中书不知所踪的情况下,让杨崇虎、尉迟飞熊统领左右军,顽强抵抗住了梁山的进攻。</P>
如今他们守住西南半个城,正加紧构筑工事,随时准备迎战梁山的进攻。</P>
同时动员辖区内的民众,有人的出人,有物的出物,务必把梁山义军死死拖住在大名府,相信朝廷会很快派大军支援,将他们一网打尽。</P>
至于辖区内大量的流民,他们尽数予以收编,等下冲锋的时候,让他们顶在前面。</P>
天已近午,双方除了有小规模的冲突,倒也相安无事。</P>
彼此都知道,迟早会有一战,就看谁先准备充分了。</P>
当坐在一所大宅子里的余文杰和两位副将商讨作战计划的时候,几个哨兵相继来报,说城外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乡勇民团,已经把大名府团团围住。</P>
“不好!全面戒备,准备应战!”</P>
杨崇虎一下站了起来。</P>
余文杰不解:“我们的援军到了,杨将军为何如此紧张?”</P>
一旁的尉迟飞熊解释道:“我们的援军到了,最担心害怕的是谁?还不是梁山贼寇。他们若不能把我们赶出去占领全城,要么弃城逃走腹背受敌,要么就是坐以待毙!”</P>
“对!困兽犹斗拼死一搏!”</P>
话音未落,外面已经是喊杀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