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风雨欲来(1 / 2)

囚金笼 风间人 1454 字 10个月前

为了礼节上看得过去,姜瑜带着两个孩子暂时住到了黄家。</P>

青石县不算很大,县令大人到黄家提亲的那一日阵仗不小,他和一个寡妇即将成婚的消息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P>

此地民风开放,娶一个寡妇算不上什么新鲜事,虽难免会有多事之人在背后嚼几句舌根,说嘴几句姜瑜的身世,但围上前看热闹的人们,当面只会说些朴实的吉祥话,为本就喜庆的事情更添几分喜意。</P>

成婚前的一个月,姜瑜没有再去济善堂,而是留在家中安心绣嫁衣,按照习俗给未来婆家人做衣袜鞋履。</P>

黄家人待她很客气,什么事儿都不让她做,只嘱咐她安心待嫁,家中里里外外,都由黄父黄母和程木川一手操办。</P>

嫂嫂秀梅一边带女儿,一边帮着她准备成婚的东西,连不擅女工的明芳都想着来搭把手。</P>

可惜她那把脉把惯了的手捏起针线后看起来实在别扭,姜瑜和秀梅忍笑不敢打击她难得的兴致,襁褓中呼呼大睡的婴儿也看不见她的滑稽模样,只有旁边偶尔从医书中抬头看到的喜安会直言笑话她,“小姨,你连衣裳破了都没补过,现在临时抱佛脚还来得及吗?”</P>

明芳不服,把自己刚绣好的帕子拿给姜瑜和秀梅看,“嫂嫂,姐姐,你们看我绣得怎么样?”</P>

秀梅接过她的帕子,左看右看后憋出一句,“嗯,是不错,这鸭子绣得还挺像。”说完煞有其事地把帕子递给姜瑜看。</P>

“不是鸭子,是鸳鸯!”明芳纠正道。</P>

姜瑜赞同地点点头,“明芳这鸳鸯绣得好”,不等明芳欢喜,她又道,“街上到处都有,谁家都养得起。”</P>

话落,几人都捧腹大笑。</P>

欢声笑语中,姜瑜在大红的嫁衣上落下最后一针,穿上身试了一下。</P>

艳丽如火的嫁衣勾勒出她窈窕身姿,伸臂转过身时,本就清丽不俗的容颜更添几分美艳绝伦的姝丽之色,好看得让人难以移开目光。</P>

“能娶到这样一位美娇娘,谢大人真是好福气。”</P>

“姐姐,你真好看!是我看过最最最漂亮的新娘!”</P>

听到秀梅和明芳的话,姜瑜心里有了数,随即含笑看向女儿,“喜安,娘亲穿这身衣裳好不好看?”</P>

喜安点点头,笑着从椅子下来跑向她。</P>

姜瑜提裙蹲下来接住女儿软软的小身子,被她的小手揽住脖子,听她在自己耳边道,“好看,娘亲是世上最最好看的娘亲。”</P>

她笑着亲亲女儿软嫩的小脸蛋儿,“娘亲的喜安也最最最可爱。”</P>

虽说两个孩子对她嫁给谢宴的事接受得很顺利,表现得也很开心,但她不想让孩子们觉得娘亲忙着准备婚事而冷落他们。</P>

眼看着婚期将近,谢宴和姜瑜不能见面。</P>

他便只能从妹妹口中得知姜瑜的近况。</P>

其实每一日都差不多,左不过今日绣好了领口,明日绣好了腰带。</P>

只是等待的时日总是让人觉得格外漫长,他听听姜瑜每日在做什么,聊解相思罢了。</P>

听明芳说起姜瑜穿上嫁衣的绝美风姿时,他开始不自觉在脑海中想象她当时的模样。</P>

只是当那千百种场景轮番浮现后,即使他脑海中的她眉眼依旧鲜活灵动,他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P>

那是除非亲眼看到她,否则心头总落不到实处的抓心挠肝之感。</P>

心头一热时,他甚至想过做一回梁上君子以解相思,可想到与她寸步不离的喜安,考虑到在孩子面前的形象,此举还是作罢。</P>

谢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兴奋得了无睡意。</P>

*</P>

当天晚上,裴钧煜看过关于谢宴当年在京城的所有情况后,阴沉的目光落在“程木川”和“程素云”这两个名字上。</P>

一封看完,他继续看下一封信件。</P>

深查以后,程木川这个人还查得到他在镖局长大的过往,但程素云这个人却像是凭空出现一般,两人明明是兄妹,却没有查到关于她的任何情况。</P>

她在京城出现的时间不过短短几月,随谢宴离开的时间又恰与姜瑜失踪的时间吻合。</P>

谢宴?</P>

六年?</P>

青石县?</P>

程素云?</P>

“呵——”裴钧煜拿信的指骨用力到泛白,思索后低低笑出声,差点儿连眼泪都笑出来。</P>

为什么他花费这么多人力在江南一带搜寻这么多年,都没有姜瑜的一点儿消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