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杀手锏(2 / 2)

朱棣眨了眨眼,脸色古怪起来。

当下,他进了那铺子。

这是一家纸扇店,掌柜见进来了人,连忙迎上来道:“客官要什么扇子?”

朱棣目光幽幽,道:“你这里募工?”

掌柜笑了:“客官说笑,小的一看客官便不凡,断不是来做工的。”

朱棣指了指身上的布衣:“是吗?怎么不像了?”

掌柜道:“也说不上来,总之就是觉得不像。”

朱棣没有跟人家争辩,倒是道:“你倒是好眼力,我只是看着你这儿招工的价钱不少,所以才来问问。”

“我这价已是低了。”掌柜的苦笑道:“客官不知道,想来是初来此地吧。咱们这集市,现在铺子一间一间的开,买卖也一天比一天好,现如今,哪里都缺人手啊!”

“不过……客官想来也知道,我大明律里,寻常百姓没有路引,可不能随意离乡十里,如若不然,便要照流民来处置。”

顿了顿,这掌柜接着道:“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招募人手,栖霞这地方,大抵有一千五百户,方圆十里呢,至多也还有两三千户人家,能雇佣的人只有这么多,工价可不就往上涨了吗?说实话,我现在募的只是来看店的伙计,我这纸扇店平日还算是清闲,所以才肯出四两银子,倘若是客栈里的厨子,或者是码头上的脚力,那些有本事或挣辛苦钱的,哪一个不要六两、七两呢!”

六两、七两?

朱棣直接听得瞠目结舌。

连徐辉祖都禁不住动容。

这绝对是闻所未闻的事了。

朱棣不禁道:“这样说来,就这栖霞,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至此。”

“何止安居乐业。”掌柜笑了笑道:“其实呢,大家都是过日子,就算多挣一些,这大家伙儿也有大家伙儿的烦恼,不过在这个地方,咱们子民的日子,倒是蒸蒸日上。”

他随即又叹气道:“我这四两银子,怕也招募不到人,只怕明日,得再加一两了。”

朱棣惊异道:“这又是为何?”

掌柜正要说,这时又有客人来了。

那掌柜晓得朱棣不是来购物的,便忙去招呼那几个客人。

朱棣尴尬,心里颇有几分恼怒,便带着人走了出去。

这外头车水马龙,朱棣低头思索。

徐辉祖低声道:“陛下,这样的经济之才,臣真是闻所未闻。”

朱棣苦笑道:“他倒是经济之才了,你没听说吗,他每日亏一千多两。他亏的是朕的银子啊。”

徐辉祖道:“陛下富有四海,当以天下为重。”

朱棣:“……”

朱棣便叫来亦失哈:“张安世现在身在何处?”

“奴婢去打听。”

过了一会儿,亦失哈回来道:“承恩伯此时在不远处的一出宅里,奴婢领路。”

片刻之后,果然一行人到了一处较为僻静的宅邸,只见这门口站着几个人守着。

这些人风声鹤唳,似乎随时都有人要对宅邸中的主人不利一般,一见有人来,正待要上前盘查。

朱棣的身后,几个护卫立即将他们拦住,而后取出一块腰牌。

这几个护卫显然也是专业的,虽然看不出这腰牌隶属于哪个衙门,不过通过自己的专业判断,便晓得这些人不简单,当下便退开,朱棣当先入宅。

这处宅院,明显是张安世临时的驻地。

左右有许多的厢房,厢房里大多数似有人进出。

而沿着中轴线,却是一个大堂,没走几步,便听那大堂里传出哈哈哈哈的笑声。

朱棣听这笑声,觉得格外的刺耳。

接着便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传出来。

“后来怎样,后来怎样了,快说。”

“后来他们都说,要亏死承恩伯,要叫承恩伯每日抱头大哭。”

“哈哈哈哈哈……”

张安世狂笑的声音。

朱棣:“……”

“还有呢……”

“还有,小人不敢说。”

“你说,你赶紧说,我正乐着呢!”

“他们还说承恩伯将来要到街上行乞。”

张安世大叫:“妙啊妙,到时候我一定要满足他们,我要穿丐衣上街去乞讨,毕竟顾客就是上帝嘛,我得让他们开心一点。”

朱棣听到这里,脸都拉下来了。

徐辉祖也不由得咳嗽。

朱棣再也忍不下去了,大步流星,直接登堂入室,咳一声道:“怎么,你还要做乞丐?”

张安世本是捧腹大笑,嘴都快要笑歪了。

此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打了个冷颤,忙像赶苍蝇一般赶着一旁也跟着笑的朱金。

朱金连忙退下。

张安世才苦着脸,只是这苦瓜脸的样子,又好像有点忍俊不禁的样子:“陛下,您怎么来啦,也不早说。”

朱棣瞪着他道:“你这话,倒像是朕不该来!幸好朕来了,不然还不知你在这里胡闹呢。”

张安世让朱棣和徐辉祖坐下,蹦蹦跳跳地要给二人奉茶。

朱棣摆摆手:“不必啦,坐下说话。”

张安世当下像受气的小媳妇一般,欠身坐下:“陛下此来……”

“你开了一家店铺?”朱棣盯着张安世。

张安世点头:“是,开了不少家。”

朱棣叹道:“兵法有云,骄兵必败,我看你是屡战屡胜之后,志得意满,已经有些得意忘形了!你呀你,怎么能做这等亏本买卖呢,那什么占卜的事,你也能信?你实话说吧,那店铺今日亏了多少了?”

张安世道:“可能有几十两银子吧。”

朱棣一愣:“才几十两?可我听闻你亏了上千两。”

张安世便笑了,道:“成本不是这样算的,若是照南京城里的铺面,倒可能真亏这么多?可是陛下忘了臣有几个优势,第一个,这儿的地皮不要银子,铺面也不需收租,这是不是省下来了一笔?”

“再有,陛下也看了,这儿的销量可不是其他的铺面可以同日而语的。臣直接与各处的作坊恰谈允诺每一个月给他销多少货,让他们多给臣一些折扣,就说砚台吧,一般的铺面,每个月倘若进一百方,可臣一人,却可以允诺一个月给他们卖两三千台,陛下想想看,像臣这样的大买卖,这进货的价格,是不是低廉得多?”

“如此一来其实臣根本没有亏,就算真的亏,也不过是雇佣伙计的银子罢了。”

朱棣又是一愣,他虽未必懂经营之道,不过张安世的话,却是入情入理,倒是颇有几分道理,便不确定地又问:“没亏?”

“没亏!”张安世信誓旦旦地道:“而且……这价格,臣过几日还想再降一降呢!臣自己也没想到,销量居然会如此的火爆,这样说起来,销量还会更大,下个月,得跟作坊再谈一谈,把进货的价格再压一压。”

朱棣长长地松了口气,像一下子放宽心的样子,道:“朕看外头许多读书人都眉开眼笑的,还以为你血亏了呢!没亏便好,不对……你是吃饱了撑着,就算不亏,这不挣银子的买卖做来干什么?”

“张安世啊,朕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你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无用的地方。你小小年纪,做什么善事!你想想朕,想想朕要面对这江山社稷,这是何等的重负啊,朕还指着有人给朕做善事呢!”

这话就有点不太要脸了。

张安世:“……”

徐辉祖瞥了朱棣一眼,似乎打小徐辉祖就鄙视朱棣的为人一般。

“陛下……”终于,张安世尴尬地道:“其实……臣赚了啊,赚了那么一点点。”

朱棣皱眉道:“你挣了什么?口碑?你也不想想,人家在外头是怎样骂你的,读书人都是养不熟的狼,你以为他们得了你的好处,还会道你一句好?这世上除了朕……”

张安世感觉自己被精神pua了。

于是忙道:“是真的赚了,真赚了!陛下有没有想过,为何外头会如此兴奋?”

朱棣没耐性地对他冷哼一声道:“你别卖关子。”

张安世道:“臣就是要给他们制造赚了大便宜的错觉,只有让他们觉得赚了大便宜,他们才会接踵而至。”

朱棣:“……”

张安世接着道:“只是一般人,是不会相信有人亏本甩卖的,这个时候,臣不得已,只好借用了一下栖霞寺的和尚们了。这个借口说好不好,可说坏也不坏,而且这是真真切切的低价,由不得他们不信。”

顿了顿,张安世又道:“陛下是否想过,臣为何卖的是文房四宝?”

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察觉出了一丁点的异样了。

朱棣表情认真起来:“你继续说。”

张安世道:“因为文房四宝的买家,是读书人!陛下……在这京城里,真正手里有消费能力的,读书人绝对占了多数。能读书,而且对文房四宝,尤其是质地上好的文房四宝,能买得起的,他们手里的余钱最多,花起银子来,也是最舍得的。”

“所以,臣才从文房四宝开始切入。”

朱棣皱紧眉,他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不过依旧还是有些地方没想通。

“臣表面上,是在文房四宝这儿亏了钱,可是陛下不要忘了,整个市集,是一个整体,现在市集大小的铺面,有一百四十三家,其中半数,是臣在操持,也就是商行自己开的,有高档的茶肆,有酒楼,还有书铺,有鞋帽和布店,林林总总,这么多的买卖……不少店铺,卖的都是较为昂贵的货物。”

“至于其他七十家铺面,虽是寻常商户开的,可这些商户……他们的铺面,也是臣的,难道不要交租金吗?”

“现在,一大批腰里缠着银子的人蜂拥而入,这些人,难道赶来这儿,只买一个文房四宝就回去?就算他们直接打道回府,可是陛下不要忘了,这渡口的船,也是咱们商行的啊。”

“所以,臣不怕文房四宝亏本,唯独怕的就是他们不肯来,只要他们肯来,那么他们就要吃用,要坐船,有时也会四处闲逛,说不准,就相中了什么,顺道儿买回去了。敢问陛下,这笔帐,陛下能算出来吗?”

朱棣恍然大悟,惊呼道:“原来……你这是苦肉计。”

张安世扭捏地道:“也算不得什么苦肉计,其实……混口饭吃罢了。”

张安世继续道:“其实臣起初,也没想到效果会如此惊人,读书人们的热情很高,早知如此,臣就该再多开几家铺子了。”

这确实是没有想到啊,谁能想到这些读书人对张安世恨得如此咬牙切齿呢?

所以仇恨,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

“至于以后嘛,这人是有惯性的,这些读书人相约多来了几趟,习惯了此处,也就愿意隔三差五的来这儿了。臣打算在此,专门营造一个读书人采买的一条街,什么文房四宝,什么书铺。”

顿了顿,张安世目光炯炯地继续道:“对了,还有一样东西,保管从此之后,这条街会成为下金蛋的母鸡。”

朱棣好奇万分地看着张安世道:“什么东西?”

张安世笑着道:“这个得明日才开业,臣为了这个……可是煞费苦心。眼下是将读书人吸引来了,可是人吸引来,除了文房四宝之外,还得留人,若是人留不住,那可不成。”

朱棣此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家伙……他真的是个人才。

徐辉祖突然有一种自己过于老实,和这君臣二人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哎……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

张安世看了看天色,却是道:“陛下,时候不早了,臣得去看看今日的账,看看今日相比昨日挣了多少,这文房四宝,到底能带来多少效益。”

朱棣听罢,龙精虎猛地道:“朕也去瞧瞧。”

当下,张安世便领头,来到了隔壁的一处厢房,显然就是此处的账房。

在这里,七八个账房正在紧张地计算着从各处店铺汇总来的收益。

越来越多的账目汇总过来。

直到天色黑了。

朱棣却还不肯走,他不见数目怕是睡不踏实,哪怕此时肚子饥肠辘辘了,却也在此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