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求道记(1 / 2)

“你有甚么事?”

年轻游人甩动肩膀,挣脱开老者拽着他衣裳的手掌,以手掩鼻,满眼嫌恶地向老者问道。

周围人纷纷散开,亦对老者侧目相视。

老者咧嘴一笑,置身于周围人的异样目光之中,其神色间倒也没有甚么畏怯。他指着远处被云岚山雾遮掩着的华山,向身前的年轻人问道:“老朽从别处听到消息,雕圣杨惠之而今隐居在华山紫云观中,要在此处率领众弟子完成其生平最巅顶的雕塑之作,小郎君是否知道此事真假啊?”

那年轻人虽然嫌恶老者身上气味,但总算也未有就此跑开,还是回应了老者的问题:“我和友人相伴至此,是为寻幽访胜而来。我们也不是本地人,对于华山上的具体事情却也不了解。”

他说完话便不再停留,与友人结伴匆匆而去。

老者摇了摇头,正要再找下一个人询问之时,身旁有一面貌粗黑,背着个箩筐的中年矮汉主动凑过来,和蔼地向老者说道:“老人家得到的消息是真的。杨大师已经在华山上停留有二三日了,他落脚紫云观那日,紫云观中钟鸣之声连响了一刻不止,以此来表示对雕圣的尊崇。

您这样大的年纪,长途跋涉至华山脚下,也是为了追随雕圣而来的吗?”

“我确是为了找他。”老者点了点头,看着中年矮汉背上箩。在其箩筐之中,多能看到锤头、凿子、刻刀等工具,老者由此推测这个汉子应当是个雕匠,行至华山,乃是为了追随雕圣杨惠之。

雕圣之名,在今时天下之间,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于鸦山首作‘降魔十八罗汉浮雕’,引得鸦山震动,彼处龙脉更易,将肆虐鸦山一带厉诡尽数困入龙脉之中,至今无从脱离,还当地百姓以太平。

杨惠之大名由此传扬开来。其之雕塑作品,常有神鬼莫测之能,蕴有某种玄奥意蕴,常能使得天地同力,尽被其雕刻之中气韵调遣,而山石草木等死物由此化为‘天地威灵’,慑压鬼邪,救度群生。

如曲阳河畔‘龙神吐水浮雕石碑’,镇住河中三道害人无数的厉诡;

如阳荡川上十八童子送婚铜塑像,将当地令人闻风丧胆的‘鬼新娘’送入地脉之内,就此封押填埋;

又如‘虎王捉伥浮雕’,在那‘虎山’之下,聚集了二十六道厉诡作伥鬼,此二十六道伥鬼,甚至能为当地百姓所用!

杨惠之此般手段,堪称鬼斧神工!

更无愧‘雕圣’之名。

此人在四五载岁月间所作雕塑作品化作天地威灵者,乃有二十余副,目前最为人所称道的一副雕塑,应是‘卫河’之底的‘鼍龙吞棺’。

这尊雕塑定住了卫河百年水患,将曾经引得百千人同时溺亡的鬼王‘无支祁’,填入了鼍龙雕刻腹内棺椁之中。

然而,即便生平已经有此般镇压鬼王层次厉诡的作品,杨惠之对自身技艺的追求依旧无有止歇——他而今暂居于华山之中,就是为了在此地筹谋自己呕心沥血之下,一生最巅顶的作品。

为此杨惠之招来了门下十三个得意弟子!

此事已然吸引来天下人的目光!

不知有多少希望在雕刻、画技上有所长进,乃至是希望学成此法以镇诡的人们,如今尽皆聚集在了华山之中,日夜叩门,希望能拜杨惠之为师。

紫云观中香火因此大盛。

今下主动回应老者所问的这个中年矮汉,应当也是为此而来!

老者猜出了中年矮汉的目的,便开口向对方问道:“你手指关节粗大,虎口之间结茧厚实粗糙——应当也是一位雕匠,来此寻杨惠之学艺?”

矮汉憨厚地笑了笑,道:“也不奢望能求得雕圣传道授业,就是能拜在他某位弟子门下,我也心满意足了。”

说到这里,矮汉顿了顿,看着老者犹豫了片刻,道:“华山山势险绝,紫云观的位置,几乎临于华山之顶了。

老人家自己一个人上山,难免会体力不支,恐有危险。

既然您也是去紫云观寻杨大师去的,咱俩不妨结伴同行?到时候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倒是正好。”老者咧嘴笑着答应。

见他答应下来,矮汉更放松了些许,面上拘谨之色少了许多。二者一边闲谈着,一边往华山上走。

多数时候,都是矮汉向老者询问,老者看心情回应一二。

“您寻杨大师,也是为了向他学习那般出神入化的雕刻之道罢?

您这样大的年纪,仍旧能精进学习,多少年轻人都比不得您的。”矮汉如是说道。

老者闷闷地应了一声,拄着拐杖低头行过几级山阶,良久后才在矮汉要提起别的话题之前,开口道:“世间也不是只有雕刻之道,可以出神入化,镇压鬼祟,救度群生。”

他语气之间,隐隐有些不甘。

矮汉一世未听出其言外之意,只是顺着他的话答道:“是,是。

不论道佛二门,亦或是灶王神教、端公、傩神、巫教之中,都有镇压诡邪的法门,我有一族侄,就被灶王神教中大脉‘阴喜脉’看中,成了灶班弟子。

那个族侄父母被诡所害,吃百家饭才长到十岁,如今成为了灶班弟子,只要好好修行,日后说不得能被玄门挑入镇诡队中,从此就是一片坦途了。

天下法脉,尽归玄门。

连雕圣杨大师,都是玄门中人。

如今世间,不论是法脉弟子,还是秀才高士,除了在朝廷做官来报国以外,还多了一条路——拜入玄门之中,一样可以报国救民,一样能得功名利禄,一样能流芳后世……”

这个矮汉开口吐出一连串言语。

其面貌粗黑,似是常年做苦力的粗人,但言辞之间,却又不像是个粗人,反而文邹邹的,应该有些学问在身。

矮汉还在言语着:“玄门圣人与当朝皇帝,可谓一阴一阳,一位总摄天下镇诡之事,一位执掌黎民生息之道,二者相辅相成。

若是我以后能拜入玄门之中,不知是否能一睹圣人风采?”

今时民间,对于那位玄门‘圣人’的尊崇,隐然已经盖过了当朝皇帝。

毕竟,在天下各处镇压鬼祟,还人间以清明的镇诡队、诸法脉,皆出自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