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领旨!”</P>
史可法与朱聿键连忙接旨。</P>
不过等到他们起身之后,史可法踌躇片刻,才缓缓开口。</P>
“不知这位公公如何称呼?”</P>
“咱家姓王,与司礼秉笔掌印太监王公公乃是同族。”传旨太监看了一眼史可法淡淡的说道。</P>
“王公公,将士用命,这东海的叛乱这一个月来大部已经被平定。”</P>
“只剩下一些残余叛军逃亡各地,总兵李过和李定国二人正在率部追击。”</P>
“想必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全平定叛乱。”史可法沉声讲述道。</P>
“已经平定大部分了?”</P>
“督师大人竟然这么快?”</P>
王公公闻言,也是吃惊不已。</P>
朝堂之上,皇帝下旨,内阁立刻拟旨,他奉命出宫传旨。</P>
这一切几乎一点时间没有耽搁。</P>
没想到他刚到东海省传旨,就被告知,这叛乱已经基本被平定了。</P>
“本王可以证明,史督师所言不假。”一旁的东海郡王朱聿键出口说道。</P>
“这要是陛下得知定然会高兴地。”见郡王都出言了,王公公也不得不相信。</P>
要知道眼前这位东海郡王,身份可是不一般。</P>
曾经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家亲王,唐王。</P>
后来因罪被废,关到了凤阳。</P>
若是平常的亲王被废除王爵,恐怕这辈子也只能待在凤阳暗无天日的“大狱”之内了。</P>
可就朱聿键确是大不一样,又从千户做起,随着大军平定辽东,征讨倭国。</P>
最后因功再度被封为东海郡王,虽然不比之前的亲王王爵。</P>
可是永镇东海,权力可比之前有名无实的亲王大多了。</P>
“这是我已经起草好了的奏折。”</P>
“烦请王公公此次回京师,将其一同带回去,呈给陛下。”史可法从怀中掏出奏折交给了王公公。</P>
这是他这几日,彻夜未眠写好的奏折。</P>
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从暗中发现东海的倭国旧部有勾结荷兰人造反的意图开始,到剿灭叛乱。</P>
最重要的还是,关于北海之地的战报。</P>
“犁庭”。</P>
史可法在奏折之内,将下令如此天怒人怨命令的事情全都揽罪到了他一个人身上。</P>
“可!”</P>
王公公接过奏折并未打开观看,毕竟这可是封疆大吏呈现给皇帝的奏折。</P>
虽然他们身为天子近臣,可是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这些太监们还是分的一清二楚。</P>
随后在东海稍作休息了两日,王公公便又马不停蹄的返回京师。</P>
只不过,史可法不知道的是,就在昨日,东海郡王朱聿键已经写完一封奏折,交给了东海的锦衣卫,秘密呈给皇帝。</P>
奏折之内的内容与史可法所写大同小异。</P>
只不过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朱聿键也将下令“梨庭”的命令全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P>
东海督师、东海郡王。</P>
殊不知两人全都想着自己扛下这个罪名。</P>
这两份奏折,前后间隔不到三日,全都送到京师。</P>
御书房内,崇祯看着面前的两份奏折,不由的笑了起来。</P>
“这史可法和朱聿键两个还争起来了,朕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功劳呢。”</P>
崇祯说着将两份奏折交给了下方的兵部尚书李靖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