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上,东吴水师的舰队正在返回东吴港口。</P>
“提督,仅靠一万将士,能守得住达曼港口两个多月吗?”</P>
董袭沉声询问道。</P>
此举是不是太过冒险了。</P>
毕竟莫卧儿的西部土地上,大明了解的很少。</P>
对那里到底有多少波斯大军,也并不清楚。</P>
一万大军坚守达曼港。</P>
风险性太大了。</P>
“陆战与我们水师不同。”</P>
“更讲究兵马和大军的战力。”</P>
“这一点,我们要相信备倭军。”</P>
“粮草军械充足。”</P>
“他们一定可以坚守到我们再次返航的。”</P>
“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加快速度!”甘宁沉声说道。</P>
他们早一日把第二批大军运送到达曼港,那么就会多一分胜算。</P>
董袭听后深以为然。</P>
大明京师内。</P>
崇祯看着地图对安西的战事也很重视。</P>
只要各路大军会合。</P>
很快便会攻入萨菲王朝。</P>
也就是波斯第三帝国。</P>
这里已经紧邻奥斯曼帝国这个庞然大物。</P>
崇祯不相信。大明将战火都烧到奥斯曼的友邻上了,奥斯曼帝国还不无动于衷。</P>
“对奥斯曼帝国的渗透如何了?”</P>
崇祯召见“不良”袁天罡和“绣衣”张骞两人询问道。</P>
对于异国他乡,大明的情报掌握主要来自于不良和绣衣。</P>
“回陛下,我朝还未与奥斯曼帝国建立联系。”</P>
“所以绣衣使者们未能渗透进奥斯曼。”张骞有些垂头丧气的说道。</P>
绣衣门依靠使团代入他国。</P>
再通过金银珠宝贿赂他国众臣。得到经商资格。从而打探消息。</P>
可是如今大明与奥斯曼帝国从未互相派遣过使团。</P>
这让张骞很无奈。</P>
崇祯闻言,点头表示自己明白。</P>
随后又将目光放在了袁天罡身上。</P>
“不良”的渗透没有其他因素。</P>
可以使用任何手段。</P>
“启禀陛下,奥斯曼帝国比臣想象的还要封闭。那里无论是百姓还是达官贵族,全都信奉宗教,极难收买。”</P>
“如今只是在奥斯曼内部安插了有限的探子。”</P>
袁天罡沉声回答道。</P>
想要在那样一个国度里找到见钱眼开的人并不是太难。</P>
难的是要让他们放弃信奉,为大明提供情报,这就很难了。</P>
崇祯听闻后,不由的皱起眉头。</P>
没想到连袁天罡手下的“不良”,都对奥斯曼帝国如此头痛。</P>
“继续加派人手。”</P>
“无论如何朕和前线得将士要知道奥斯曼帝国国内在发生什么样的事情。”</P>
“朕有预感,波斯第三帝国,将会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P>
崇祯沉声说道。</P>
奥斯曼帝国绝不会坐视大明灭掉波斯第三帝国。</P>
那样的话,就是大明与奥斯曼帝国的直接对抗了。</P>
战火将烧到奥斯曼本土。</P>
这一点绝不会是奥斯曼帝国的掌权者想看到的。</P>
“臣,领旨!”</P>
袁天罡立刻回答道。</P>
“张骞,派遣一个小型使团,前往奥斯曼帝国,探探他们的口风。”</P>
崇祯思前想后,开口道。</P>
虽然奥斯曼帝国封闭。两国在此之前也没有任何联系。</P>
可是崇祯却知道,奥斯曼帝国一直以突厥后裔自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