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照你所说,这些年来这汪家以种种恶毒手段夺取田产超过五百多顷,这些田产大多都是普通农户。</P>
哼,我且问你,一户农家能有多少土地?五百多顷地,五万多亩,至少千户人家家破人亡,这三沙岛统共才多少户人家?</P>
三沙岛本官不知,但是这崇明县拢共才不足一万五千户人家,这三沙岛并不算最大的岛屿,不可能超过五千户人家。</P>
本官实在无法相信,如何才能在十年之间将五分之一、几百户人家的人口土地巧取豪夺,这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你为何要编造如此谎言?</P>
退一万步讲,就是真的,那苦主呢?这些人家就都乖乖俯首听命,任凭你们夺取土地?就没有人告状吗?</P>
我在扬州府衙门从未听说过有三沙岛民前来告状,这怎么可能?你如此胡言乱语究竟有何图谋?”</P>
扬州知府庞仁听完了汪直的陈述,出言质疑道。</P>
“庞大人,您还是太善良了,这些人哪里去了您就想不到吗?哈哈哈,庞大人,您派人去汪家的盐场,挨个人问问他们是怎么来的,不就清楚了吗?</P>
没想到朝廷就是这样无能?可惜啊,可惜,若不是王爷到此巡查,恐怕汪家还会更加的富贵,罢了罢了,唉,都是命啊!</P>
不是汪家厉害,是朝廷太蠢,是贪婪官吏太多,根本不需要智慧,只要结党营私勾结起来,破天的富贵就迎面砸过来啊!</P>
哈哈哈,圣人从未欺骗于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啊!”</P>
这汪直明知道是个死,此时有些放浪形骸起来,说话也有些颠三倒四。</P>
北静王一听这话却震惊到天灵盖都炸飞了的感觉,这汪直做了十来年的官,这都干的是什么事情?</P>
这怎么可能?这究竟是不是个官府的,是不是个朝廷?土匪都没有这汪家狠毒!这大乾王朝就这副德行了吗?</P>
北静王厉声问道:“怎么可能有这等事情,怎么可能?”</P>
汪直听到北静王的问话却是哈哈大笑起来:“王爷,不信您问庞大人,这不是常识吗?也许只有王爷和各位贵族老爷们不知道吧?</P>
都说‘粪土万户侯’,王爷,您的封地有万户吗?</P>
恐怕没有吧,您可知道这做个士绅大地主,万户也是有的,而且还不用交税,哈哈哈!</P>
不是小人猖狂,小人是要死了的人,说话也就没个顾忌,朝廷每年收那么点儿税真是笑死人了。</P>
您可知道这汪家每年挣的钱都不止两千万两银子,朝廷就只能收这么仨瓜俩枣的税,您说可笑不可笑?</P>
哈哈哈……”</P>
北静王气得脸色铁青,看向了庞仁,问道:“他说的都是真的吗?”</P>
庞仁脸色极为恐惧难看,心里骂道,这东西哪能跟王爷讲?唉,烂泥扶不上墙,这怎么能讲出来呢?</P>
面对北静王他又不敢说谎,圣院裁决司都被收拾了,自己怎么跟北静王抗衡?作死吗?如今也只能做个叛徒,实话实说了。</P>
“王爷,是,是真的,确实如此。但是,小人不是有意欺瞒,天下各府州县,藏匿丁口情况大致差不多少,都是一半左右。</P>
可是士绅巧取豪夺也是有个限度的,像这种十来年间,巧取豪夺、兼并土地五百顷,更是把所有农户都抓到盐场做了盐奴,这实在是骇人听闻!</P>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孔孟信徒怎会不懂?</P>
哪怕士绅再过分,毕竟还是信奉孔孟之道的士绅,怎么会做出如此逆天之行?”</P>
“孔孟之道?哼,你们这些儒教儒生最是狠毒无比,别以为我不知道,本王从小熟读你们儒教经典,早就明白,所谓的孔孟之道就是鱼肉百姓之道,你以为我不懂吗?”</P>
北静王越想越气,直接站了起来,从身后侍卫腰间拔出利刃。</P>
一道寒光闪过,北静王此时心情炸裂,忽然觉得林姑娘每次出剑都要念诵一番,确实表达了心情,于是学习起来。</P>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P>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P>
这下庞仁都快吓尿了,说道:“王爷,王爷,您冷静,下官家里不过是个小地主,良田不过几十顷,您剑下留人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