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是,太子妃定下来,他蓝成宣与太师本应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却因为他不成器的庶子蓝君孝为了一个歌女把人家最疼爱的唯一的嫡亲孙子打得卧养伤,使这关系一下微妙起来。
哪怕他第一时间就把蓝君孝绑起来打了一顿,又送到敖府处请敖府直接处置。
敖太师这个人精却推给顺天府,顺天府的于捷更是人精,重办的是桃花阁,对蓝君孝,却只是一关了事,既不审,也不判,他不敢!
但这不表示他蓝成宣就摘清了自己,相反,他更为难。敖家表面上说一切交给顺天府处理,这是摆明了要把这事追究下去,这个疙瘩,已经在心里了,他想再与敖太师毫无芥蒂,已经不可能。
蓝君孝,坏了他的大事。
其实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不过是两个年轻人为个女子打架,还是女子,要是一笑置之,不过是争风吃醋的小事。
虽然敖俊才被砸得有点重,但是绝无性命之忧,照样可以娶妻生子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没有半点影响,可既然拼了爹,而且两家的爹都不弱,这就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而上升到两个家族的事了。
都是朝中的重臣,都是位高权重。
一个是现在皇后的爹,一个是未来皇后的爹,于捷怎么敢去判?哪边他也得罪不起。
这事让蓝成宣在气恼蓝君孝尽给他惹麻烦之余,也无可奈何。他倒想把这件事大事化小,敖家的独苗被欺负,却要把这件事小事化大,两边的立场本来就不一样。
最倒霉的要数桃花阁,本来是京城最大的,生意兴隆,就为着蓝君孝这么一个“义举”,罚钱蹲大牢不说,还被勒令整顿。官差一天两三次盘查,随时可能把人从上光溜溜地揪下来,哪个客人还敢上门?这明显是把气撒在他们头上了,连强颜欢笑也做不出来,成天一副苦瓜脸,那些姑娘们更是无精打彩,生意一落千丈,门可罗雀。
子想转手,但闹成这样,即使便宜到几乎半卖半送,也没有人愿意接手。
桃花阁的境况,当然不是蓝成宣做的,但是,多的是察言观色的人鞍前马后愿意效劳,夹缝中的桃花阁想不倒霉也难。
于是,京城最大最红火的温柔乡,一时就成了无人问津,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疫地。
就在蓝成宣想怎么化解和敖家的这份芥蒂时,这事竟出现意外的转折,这天上朝,蓝成宣的轿子出府往东,在近皇宫的时候,敖国舅的轿子从北面而来。
而这时,来上朝的官员们也就在相隔十几米远处陆续走近,蓝成宣就有点迟疑了,如果对面轿里是敖太师倒好办,现在停轿让敖国舅先走吧,他堂堂左丞相,比国舅敖高德官阶要高,在别人眼里未免有讨好的嫌疑;不停轿直走吧,和敖家本来有点小芥蒂,不免让人觉得他蓝成宣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就在蓝成宣还没决定停轿不停轿的时候,对面敖国舅的轿停了下来,敖国舅吩咐轿夫:“停轿,请蓝相先走!”
这话清清楚楚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蓝成宣谦虚两句,自然勉为其难了,等蓝成宣的轿子过去了,敖家的轿夫这才抬起了轿子,后面的各队官员在表情不变,心中各异的复杂微妙之中,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鱼贯跟上。
上朝时,又发生了一件让蓝成宣意外的事。
谈完了国事,皇上并没有像往常退朝,反倒谈起了闲话,他笑着对朝臣道:“朕昨日听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京城有位少年公子看上了位姑娘,求之不得,不免心情郁郁,多喝了两杯,揪住姑娘直叙衷肠。这酒后未免失了温文尔雅,吓坏了人家姑娘,姑娘以为遇上登徒子,惊慌哭叫,另一位路过的少年公子不明真相,只当非礼,一片侠义心肠,把那少年公子打伤。”
这故事和烟花巷争风吃醋自然面目全非,但是由这位金銮宝殿最高位者说出来,人人都清楚所指是什么事,于是人人做出洗耳恭听状。
皇上续道:“结果多情的少年公子养伤在,侠义的少年公子无故伤人,进了大牢。年轻人啊,血气方刚,本是一件求亲的美事,却因为误会闹得让人啼笑皆非呀!各位臣工,你们怎么看?”
,
≈l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