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想听他的解释(1 / 2)

这次获奖后,“才女”这一名号也就此定在她身上。</P>

照片里的她正处于青春期,很稚嫩也很美好,获奖后她当时的心情是很激动的。</P>

但可能是那时候有了些青春期女孩子的矜持在里面。</P>

面色看起来却是清冷沉静。</P>

此时再看,回忆起当时自己的心情跟她外在的表现,她自己都不禁觉得有点好笑。</P>

难怪那时候就有好些同学说她有点清高,说她装深沉。</P>

其实她只是不太习惯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内心罢了。</P>

江离央放下报纸,又打开另外一份。</P>

竟然也有她,不过不是她一个人,还有老师和同学们。</P>

那是她在读高中的时候与老师还有同学们为一家孤儿院共同创作的绘画作品被收录在院的时候拍摄的照片。</P>

当时是暑假,学校组织了一些学生去这家孤儿院做过义工。</P>

因为跟孩子们相处的很愉快,然后当时她的老师就提议给孤儿院画一幅画送给孤儿院,作为鼓励孩子们的一种方式。</P>

于是她和老师还有几名会画画的同学一起画了一幅篇幅较大的画作。</P>

她们将孤儿院里的所有人都画进了画里。</P>

这幅画也是同学们自掏腰包将它裱在了画框里。</P>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幅画到现在应该都还挂在孤儿院里的大厅里。</P>

当时画裱好后挂在墙上的那天,她们所有师生以及院长一起站在这幅画下拍了照片。</P>

她记得那天她也和一些小朋友们拍了照片的。</P>

后来听说这家孤儿院被资助,然后不久后院长还来找了老师,说有媒体想采访她们,想以她们为榜样在社会上做一个正面的宣传。</P>

但当时她们正处于关键期,老师出于各种考虑,没有答应。</P>

但征得同学们的意见后,答应了用那些照片做宣传。</P>

也算是为社会正面影响做了一点贡献。</P>

这张报纸上刊登的是那张大合照。</P>

可能报纸时间太久了,加上照片里的人很多,摄影师既要考虑所有人都入镜的同时还要保证把后面那幅巨型画也完整入镜。</P>

所以她在这张照片里的五官根本就看不太清,只有从略微模糊的身形里才能辨别出自己。</P>

记忆里,她那天是穿着一身白色的裙子站在前排与老师挨在一起的。</P>

报纸一份份看完,除了刚才看的那两份,后面的报纸里有的跟她有关,有的没有。</P>

有关的多半是因为她出色的绘画成绩而被媒体跟踪报道。</P>

没有关系的那些纯粹只是因为跟她有一丝丝的连带关系而已。</P>

甚至可以说完全跟她没有关系。</P>

比如只是她所在的学校过节时表演的节目表现太突出然后上了报纸……</P>

而且报纸上报道的这些时间都很久了,连她自己都已经记不清是否有这么回事。</P>

但是这些早已陈旧泛黄的报纸却像是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青春年少时的记忆片段像潮水般将她淹没……</P>

报纸看完,江离央打开相册。</P>

在看清里面的人时,她惊讶了。</P>

里面不是照片,而是画!</P>

是手绘的,看手绘的完成度应该是从刚学的时候就将画保留了下来。</P>

一张张画,从略微僵硬生疏的线条,到最后能完整的画出一幅人物图。</P>

可见绘画人的进步异常神速。</P>

而这些画里的人只有一个。</P>

那便是她!</P>

木箱里有两幅用白木雕花裱起来的画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