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黄河九渡和黄河泛舟寻踪(1 / 2)

79,黄河九渡和黄河泛舟寻踪</P>

从南长滩出来,沿黄河顺流向东走,导游指着狭长如肠子的河道说:甘南的木材、西宁的皮毛、兰州的瓷器、靖远的水果,都通过黑山峡这里运到中卫、银川、包头。</P>

老黄望着湍急的水流,担心地问:这黑山峡河床这么狭窄,水流这么湍急,船怎么能通行啊!</P>

“这河道险恶,木船行不了,最好使的是我扛的这个羊皮筏子,每年还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因为这河道里有好多危险的地方,就是张张船工说的小观音、七姊妹、老两口、三兄弟、洋人招手、一窝猪、阎王砭等险滩和瞧石以及漩涡和急流。”</P>

听了他的话,我有感而发,我看了一些历史记载,中卫历史上黄河远输的历史很悠久说:。最早的历史记载是魏太武帝诏令薄骨律等四镇出牛车5000辆,运粮50万斛到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以供军粮。薄骨律镇与沃野镇相距约400公里,其中不少路道是沙漠,行车十分困难,往返一趟需百余日,长距离运输大量粮食需占用大批劳动力和畜力,按每辆牛车的载量,需三年才能运完。刁雍调查黄河上游河道情况后,上表请改水运。刁雍的水运措施,不仅解决了当时运送大批军粮的难题,同时也开通了中卫历史上黄河大规模运输的先例。后来羊皮筏子成了这一带黄河上最多的运输工具。</P>

一路走着,导游还嘴里还念念有词:黄河由甘肃靖远黄沙漩入中卫冰沟峡,夹于两山之中,两岸山石嵯峨,三折而东,至沙坡头。沿途有黄河九渡,我听了饶有兴趣,说那我们到沿途考察一下,导游突然愣了一下,自觉失口,因为年代久远,九渡大多都找不到了。</P>

同行的人看着导游为难的样子,替他解围说:导游图上也标着“黄河九渡”,也不是你杜撰的。</P>

我也是按照旅游介绍词说的,但是这几年我也没有把名称对到实际的坐标地上,早年间听老年人说有渡口和码头,在这一带多年跑船,因年代久远,公路和铁路修通,渡口和码头废了,现在找不着了。</P>

何为九渡?“九渡”最早出现在《元史·太祖本纪》: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秋,成吉思汗“遂逾沙陀,至黄河九渡,取应里等县”。这里记述的是成吉思汗攻灭西夏的最后一战。查阅《西夏地图集》标出的“郭家渡”,《宣德宁夏志》记载的“应里州渡”,《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的常乐渡、永康渡、李安子渡,《乾隆中卫县志》和《甘肃新通志》记载的永康渡、常乐渡、老鼠嘴渡、张义渡、冰沟渡、新墩南渡、泉眼山渡、宁安堡渡、南渡口、广武渡、青铜峡渡等十余个渡口,认为均属成吉思汗大军所至的“黄河九渡”。</P>

中卫地区的先民很早就开发了黄河水运,利用木筏、羊皮筏子在黄河上从事运输。木筏和羊皮筏子比较灵活,在黄河边随处都可以停靠,木船载重量大,但木船停靠必须有码头(渡口),渡口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达到新的高度。</P>

我是当地人,对这个情况是清楚的,多年来,读县志,看历史,寻中卫野史,知道这“黄河九渡”,是中卫历史上黄河水运的繁荣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