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塔尔寺(1 / 1)

塔尔寺

游览时,刚好由一位寺院僧人领团逐一参观讲解,我们也加入了进去听讲。据导游说,这寺庙里有三绝:壁画、堆绣和酥油花除此之外“木雕”也称的上一绝,还有三个600,僧人有600--700人,历史有600多年,面积有600多亩。

在这里博学的人很多,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医学都很有造诣,甚至许多国家的语言,如果某个喇嘛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一点也不奇怪,今天讲解的僧人操一口地道的普通话。他富有诗意的说:“在这里,你习惯仰望,因为那湛蓝的天和蓝天下金灿灿的殿堂,有人类最高的智慧;在这里,你习惯轻说细语,因为跨进了那诵经的经堂大门,有智者口吐莲话的真言;在这里,你充满好奇,因为那随意穿行于街市和庙宇间的红衣喇嘛和不停绕着寺庙转圈的藏民,就是大德高僧和虔诚的信徒;在这里,你喜欢聆听,因为那沉闷的长号角声,因为那唱诗般的诵经声,是天上人间的福音”。

整个建筑群有石木和土木两种墙体结构,所有经堂和佛殿用青色石英岩砌成厚墙,色调素洁,质朴大方,殿顶的四周都有边麻草扎砌而成的棕红色矮墙,既减轻房屋载重量,又显高大美观,极具庄严隆得的宗教气氛。

走在寺里,看到很多很多穿着深红袈裟的喇嘛,有很小的,也有很老的,从这个拐角出来,从那个门里进去,看到眼里都是惊喜和欢快,这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接触到的人群和他们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

进入殿内,仰头看,大佛雍容博大,慈眉善目,优雅从容,慧眼似乎看透一切,嘴唇微微启开,欲说不说,大大的耳垂与众不同。我们从一个殿堂走到另一个殿堂,才明白藏传佛教是万物有灵,佛和崇拜偶像很多很多,难怪寺院这么大,殿宇这么多,而且殿堂越高大,级别越高。看到各殿的塑像很多,一个个栩栩如生,面目慈祥或者凶神恶煞,表情乖巧或者憨直。短短的二个小时,感觉却很漫长。走在寺里也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一个人站在佛像下,仰望或者虔诚,一切的事物都似乎与己无关,肉体也变得轻盈,思绪类似云朵澄明。就着酥油灯,我们每个人点燃三支,恭敬插上。

他还说“僧人的纪律很严,功课很多,僧人,每天要在大经堂诵经6次,其中第4次专为祈祷,祈祷佛法常在,有情安乐,天下太平等”。

寺内中部有一座不大的院落,里面香烟缭绕,人头攒动,挨挨挤挤,不得停留。院子的两侧各有一棵大树,身旁的游人啧啧称奇:“菩提树!”原来这就是最早的塔尔寺,这就是菩提树。两棵树遮天蔽日,涵盖了整个小院,有明文提示:“不许摘菩提树叶!”,只能在遗憾中到佛前供奉了一支香烛,顶礼膜拜后走出小院。

路上看到磕长头的信徒,他们中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有十来岁的小孩。从几十里或几百公里就这样磕拜而来,朝着塔尔寺的方向朝圣,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少,人人心中都有神灵。每个藏民终其一生至少要去朝圣一次,终身的拼搏都是为了到去朝圣,他们卖掉房子,牛羊,换成朝圣途中的旅费。手上绑着一块儿长方形木板,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后移至额头、胸前,在头顶、胸口、腰下,三次敲打,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跪地滑行,垂头、膝盖先着地,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动身,再持续,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用自己的身躯去丈量广阔天地,口里诵念六字真言之声连续不断。为了实现朝圣的梦想,这里的藏民可以放弃一切,只身上路,向着心中的圣地进发。他们的衣服破破烂烂,一身风尘,但他们的心灵纯净,信仰十分忠诚,朝拜路上的每一道经历都刻在他们的眼眸里,慈悲又坚定。

寺院的另一处殿内喇嘛们刚下早课,披着暗红色佛衣说说笑笑,蜂拥而去。

看到有人在烧松枝,我买了一把,放在煨桑炉中点燃后,拜了拜投放到了炉中。

我向老何几人说:这种宗教仪式叫“煨桑”,“桑”本意为“清洗、清除、祛除”等净化之意,就象汉族烧香一样是祈福。

他们几个人如法炮制,壮严地走这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