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韩信3(2 / 2)

完蛋了,要睡不着了。</P>

“在这种消耗过程当中,项羽最后的一点补给,被彻底消耗干净了,楚军的士气,也彻底陷入低谷。”</P>

“最后,当汉军彻底合围之后,韩信他还杀人诛心。”</P>

“让汉军这边又高唱楚歌,让楚军士兵误以为整个楚地,都已经被刘邦攻占。到了这个时候,项羽这边的最后一点士气,也已经彻底没了,所有人都没有了再战斗的勇气。”</P>

“项羽带着这一千亲卫,一口气跑了近五百里路,终于到了长江江畔。”</P>

“自刎于乌江。”</P>

[汉军已掠地,四面楚歌声~~]</P>

[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P>

[差一点唱起来了]</P>

[明月如水掀浪……前边忘了,后边忘了。总之拆山河。]</P>

[你小子]</P>

“自此天下太平,大汉的旗帜鲜明。可惜的是韩信最终……”</P>

“刘邦对于韩信是且喜且怜,据说他们两个的关系私底下挺好的,刘邦有能耐压住韩信,更何况韩信被软禁手上无兵无权有什么值得杀。”</P>

“得到大多数认可的一个说法是,是他在立太子风波的关键时期,没有投入吕后阵营。”</P>

“……不过只能从史书上猜测,真实的情况谁又能知道?唉。”</P>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从。那是曾经的刘邦之于韩信。不知道35岁的那个冬天,韩信于长乐宫中是怎样的心境。”</P>

“是回味曾经,还是感慨今时?”</P>

“是年少傲骨的折断,是饥不饱食的苦楚,是项羽帐下: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的憋屈。”</P>

“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还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慨叹呢?”</P>

“他能在临刑时敢大喊出:大王何故斩壮士?!”</P>

“他在决死时刻大喊诸君何不奋力向前?他在垓下在潍水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才华与抱负。”</P>

“他千金一饭是因为没有这碗饭自己只能像路边枯骨一样籍籍无名。”</P>

“他可以封赏曾经侮辱自己的屠夫因为他只不过是路边草芥,不值一提。”</P>

“可是……在刚太平安定的长安。他却看到权力在天下的暗流涌动里翻腾。”</P>

“他身份尊贵却被所有人争夺也被所有人所提防,哪怕是举荐自己恩人……是自己百战成名时所信赖的部下……”</P>

“最终,他死了,死在主公的女人手里,死在举荐自己的恩人手里,死在自己同袍的手里。”</P>

“韩信是有机会反刘邦的,但绝对不是在垓下,如果韩信想自己单干,就不会来垓下了,他平定北方的时候,手里有地有人有兵,他手下也有人劝他单干,韩信拒绝了。”</P>

“他并不是情商低,只是周围的人个个都八百个心眼子,只是他一片赤诚想真诚点。”</P>

“他想不明白这所有,可也想明白了一些,可能自己已经无用。”</P>

“他和项羽一样倒在了新时代的前夜。”</P>

“但,韩信他一直是一个骄傲的人,也是一个很少迷茫的人。</P>

“哪怕是在他经历胯下之辱的时候,他也非常坚定的认为——”</P>

“我,韩信,必将封侯拜相!”</P>

[士为知己者死]</P>

[韩信貌似是因为不站队吕后,被处理?]</P>

[好大一刀子]</P>

[国士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