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朝闻道2(1 / 2)

人们总是好奇的。</P>

世界是如何而来,盘古开天,世界是怎么样?想象出天圆地方。</P>

人来自哪里呢?于是脑补出女娲造人。</P>

为什么打雷?于是脑补出天谴惩罚作恶多端之人,或是警醒世人。</P>

不知道生出的畸形儿是为什么,于是安上邪祟之名。</P>

……</P>

无论是什么,都是想要探寻一个为什么,想知道本质。</P>

可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甚至在后世看起来惹人发笑。</P>

但,无知本身是赋予不了什么意义的,无知时后知后觉的求知才会。</P>

求知……</P>

在古代的时候知识是一种财富并不是笑谈,造纸术和印刷术都不发达,书本价格十分昂贵。</P>

就连明代大宋濂都在在《送东阳马生序》写:只能低声下气找别人借书来看,时间一到立马归还,不敢有一丝拖延。借到书以后不是立马就读,而是想办法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P>

可没有书读可以借,没人教却也是个大问题。</P>

穷苦百姓家更是难,总是要倾尽全家的资源才能供出一个读书人。</P>

所以,在天幕推行出一个教学频道时,人们是惶恐的。</P>

这真的是他们可以学的吗?</P>

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吗?</P>

就如同一个贫穷的人被赠予一块金子,第一个想法不是喜悦,而是恐惧,害怕背后的代价。</P>

他们如干渴的海绵一般汲取着知识。</P>

何其庞大的数据库!</P>

朝闻道,夕可死矣!</P>

他们恨不得一天为48个小时,每一秒都不停歇的去学习。</P>

言欢看着疯狂推进的发展,看着上涨的积分,不由好奇问:“照他们这个进度,千年后的科技得发展到什么样啊?!”</P>

“估计到不了2024就已经移民火星了吧?”</P>

什么全息、星舰、穿梭……</P>

嘶——</P>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他们这个学劲儿,发展个千年会不会研究出什么,就比如说跟你这一样的穿梭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