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劝(1 / 2)

这其实不是找谁来卖的问题了。</P>

宋圆圆现在手里有钱,她想法就多了,单单就买一个卤菜怎么够。</P>

这华夏民族发展了几千年,那好吃的多了。</P>

八大菜系十大风味,她就算不能完全复刻,唬唬一辈子也难转出家门百里的晋国人,那不是手到擒来?</P>

开酒楼固然有钱赚,但那只能赚一部分人的钱。</P>

她眼瞧着,这青阳县酒楼酒肆,该有的都有了。</P>

而最赚钱的庆丰楼,是郑二爷名下的,那可是她的金大腿啊,怎可与之争辉?</P>

不如建一条小吃街,南北风味,一网打尽,再多的吃食,都可以囊括了。</P>

光想想就兴奋到跺脚!</P>

不能兴奋,不能兴奋,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P>

宋圆圆咬着指甲,按耐住心中的冲动。</P>

事可以为,但是不能无脑冲,她得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利益最大化……</P>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她两个小伙伴的生存问题先解决掉。</P>

她回到厨房,把锅里的卤菜盛出来,用冷却卤油过一遍,这样就算冷掉也能保持鲜亮。</P>

卤水里的香料和渣子滤出来烧掉,做菜的方子,在这个时代,那是可以传家的,她想要变现的东西,还是小心为上。</P>

赵小翠和赵小三两个吃货,吃得打饱嗝了,眼睛还盯着宋圆圆捞起来的卤菜,馋得不行。</P>

宋圆圆笑笑。</P>

“这东西香,但是不能多吃,小心上火,我再给你们一样装点,你们拿回家去。”</P>

赵小翠欢喜地抱着宋圆圆直呼,“圆圆你太好了!”</P>

赵小三躲避推迟,“我都吃了这么多了,不能再拿了。”</P>

“我跟你最后再说一次啊,不要跟我推推搡搡,我给你就拿着,不然就别再来找我玩了。”</P>

“就是,小三啊,你就收下吧,你挖的笋不也全部给圆圆了。”赵小翠也帮腔。</P>

赵小三这才小心的接下。</P>

“走吧,咱们去看看威子。”</P>

宋老太正在院子里磨锄头。</P>

宋圆圆端了一大碗卤笋跟宋老太道,“奶,这是卤笋,谁要是馋到您面前来,您看着分,只要这卤水在,菜可以一直卤。”</P>

“知道了。”</P>

在村里住着,是没有秘密的。</P>

藏着掖着,人家好奇,好奇心驱使下做出的事,你防不胜防,倒不如大大方方的。</P>

能来家里的,也都是关系不错的,真是那平时急赤白脸的,她也不会好意思来讨口吃的。</P>

院门打开,外面也没了人,宋圆圆让赵小翠两人先去把卤菜放家里,再拿锄头和桶出来,到时候在赵文威家汇合。</P>

果然,劝赵启光去瞧腿不是那么好劝的。</P>

还没进门就听到赵文威呜呜地哭声。</P>

“这是怎么了?”</P>

赵启光埋头坐在椅子上打磨小木棍,听到宋圆圆声音,扬起一脸笑,“圆圆来啦!”</P>

“威子进去洗把脸。”</P>

宋圆圆也不追问,找了个凳子坐到赵启光对面。</P>

“光叔,听威子说,你不打算帮我做这小木棍了?”</P>

“这小子这么快就把我卖了!”赵启光笑着,丝毫看不出别的情绪。</P>

“是,最近都在做这些小棒子,做大件的手艺都生疏了。</P>

那可是吃饭的手艺,不能忘了,就只能请圆圆你谅解下光叔了。”</P>

这个人哪怕瘸了一条腿,每次见都是一脸笑。</P>

每天就在自家小院做木工,靠着这么点手艺,拉扯大一个孩子。</P>

“以后也让威子接您的班,继续做木工吗?还是种一辈子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