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出事(1 / 2)

清晨的赵家沟村,流水迢迢,炊烟袅袅,鸡鸣狗吠。</P>

初冬,村里的人都穿上了夹袄。</P>

菜园子里的小青菜都长出了娇嫩的模样,终于不用满山去挖那发黄发苦的野菜。</P>

宋圆圆和徒弟一行三人已经坐上了去县城的马车。</P>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P>

车上朗朗书声,迎朝阳而起,随风化入四周。</P>

可喜的是,宋圆圆终于背到了论语第八篇。</P>

可气的是,赵启明和赵文成也背到第八篇了。</P>

宋圆圆很是丧气,找夫子的事情必须要尽快了,她不想再和这些变态一起学习,太打击人!</P>

添糖斋的作坊已经步入正轨,赵家沟后山的红果和柚子还有野葡萄这几日都陆续送到了作坊里。</P>

赵家沟村又收入了一大笔。</P>

而这批原材料作坊要加工完,年前都得加班加点,没什么技术含量,都是重复的劳作。</P>

宋圆圆作为师祖,赵启明和赵文成二人作为师父,若去盯着,属实有些大材小用了。</P>

三人今日进城,先去作坊点了个卯,赵启明去县衙送蜂蜜柚子茶,宋圆圆就带着赵文成去了庄子上。</P>

庄子里的人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P>

老李头和燕娘子表现得忐忑又喜悦。</P>

宋圆圆也没卖关子,“面条作坊的东家我已经找好了,不过东家说要先看看成品,再决定要不要建作坊。</P>

今天就辛苦燕娘子跟我一同试验下,把我想的这个挂面做出来。”</P>

“不辛苦不辛苦,东家您只管吩咐。”</P>

“好,那文成哥,你按照我跟你说的,带着大头小头去搭个晾晒架子。”</P>

面粉和盐,还有碱之类的原材料都是事先买好的。</P>

“燕娘子你先和面,咱们今天做两种挂面,趁着今天日头好,看能不能一天晒好。”</P>

说干就干。</P>

面粉在擅长做面食的燕娘子手上,就像听话的橡皮泥,让它成团就成团,让它成条就成条。</P>

两份面条做完,赵文成的架子才将将备好了材料,索性也不急着用。</P>

做好的面条晾到削好的短竹竿上,因为专门的架子还没做好,燕娘子找了两根细麻绳绑在短竹竿两头,再系到晾衣杆上。</P>

刚刚绑好,老拐就驾着马车冲进了庄子,庄子里玩耍的孩子好几个都差点被撞到,一时间人仰马翻。</P>

宋圆圆根本来不及问,赵启明就焦急地探出头,“圆圆,快上来,家里出事了!”</P>

宋圆圆忽然觉得脑袋里面有什么东西炸开,来不及思考,直接被老拐拎上了马车。</P>

赵文成扒着车沿,要不是最近锻炼得勤,差点被甩下去。</P>

老拐赶车一向平稳,很少像如今这般,三人在车里被颠得七荤八素。</P>

“圆圆,刚刚我碰到启达,他说黑蛋不见了!”</P>

“你说什么?!”</P>

宋圆圆眼泪毫无预兆地流了出来。</P>

“拐叔,你快点,再快点!”宋圆圆嘶喊着,声音都岔劈了。</P>

赵启明和赵文成把宋圆圆夹在中间,紧紧靠着车厢,感受着宋圆圆不停抖动的身子,却是无能为力。</P>

不知具体情形,所有的安慰也苍白无力。</P>

“启明叔,等下到王家湾,你去找一趟王小立,让他马上来见我。”</P>

听着宋圆圆发抖的声音,赵启明分外心疼,“好,圆圆你别着急,黑蛋一定会没事的。”</P>

这贼老天真的长眼睛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