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居然还活着吗(2 / 2)

接近九月底,京都第一股寒流来临,郑远安八百里加急送到京都的信件,终于从燕相的书房,到了御案上。</P>

怎么把一个小人物的苦难,利用到极致,成为两个党派博弈的最佳筹码,再也没有比这群晋国权利中心的人懂的了。</P>

早朝</P>

大殿里,高高的龙椅上,一身明黄色九爪龙袍的帝王,凝眉翻看着桌上的书籍信件,越看眉心越皱越深。</P>

大殿下,站着晋国的肱骨大臣,当朝左相燕亭生,户部尚书郑郁川,御史中丞柴可敬,门下侍郎封似忠,护国公向常胜,吏部尚书石丛义。</P>

皇帝内心烦躁,却不能表露出来,“来人,把陶蓊给朕宣来。”</P>

陶蓊是宦官,虽然得弘景帝喜爱,但自古以来,宦官不能参政。</P>

皇帝稳坐钓鱼台,不骄不躁,甚至慢慢喝茶,翻起了宋康写的教材。</P>

大殿上的肱骨大臣们不卑不亢。</P>

沦为配角的其他大臣神神在在。</P>

不多时,陶蓊到了。</P>

他塌肩低头,进殿跪拜,仿若在跪拜神明。</P>

弘景帝被肱骨大臣联合逼迫的不适感,瞬间得到了释放。</P>

“你上前来。”</P>

弘景帝的声音依旧不悲不喜。</P>

“是。”</P>

陶蓊顺从上前。</P>

一份奏折劈脸扔下,“你看看你那狗屁侄孙惹出来的好事!”</P>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P>

一场君臣,两党的博弈悄然展开。</P>

那天的朝会持续到午时,陶蓊因管教不严被禁足一月,常五被剥夺恩荫资格。</P>

护国公之孙向恒信,虽为另一事主,但未对当事人造成伤害,但也因两人之故造成了洪州解元陨落,同样取消恩荫资格。</P>

至于那个可怜的洪州解元,虽然举人死后追封是头回,但也不能用完就扔,不过是追封而已,根本不值一提。</P>

这场博弈,看似双方各打了五十大板,对燕相一党而言,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P>

陶蓊那个老贼一向滴水不漏,太过滑溜了一些,又这么一次失算,总会有下一次。</P>

而且,圣上还赐了宋解元之妻诰命,若说宋康的追封,朝堂上还有异议,那么宋康之妻的诰命却是整个朝堂都认可的。</P>

朝堂里的人都知道,圣上是因前御史中丞柳庆阳柳大人,才给柳氏赐的诰命。</P>

不论是哪个党派,还是中立的,谁不愿侍奉的天子是个有人情味的?</P>

念旧很好,谁都有退下去的那一天。</P>

百官退朝。</P>

陶蓊默默走在人后,他脑中回想着圣上的话:陶蓊啊,你看看你造的孽,这宋康的行文跟你的文风跟你如此相似,可惜了。</P>

文风与他相似,姓宋……陶蓊默默捏紧了双手,居然还活着吗?</P>

“哎呀,陶大人啊!”</P>

一个圆滚滚的人打从后面挪了过来。</P>

“护国公!”</P>

陶蓊弯腰作揖,姿态放得很低。</P>

护国公跟个弥勒佛一样,笑眯眯地拍拍陶蓊的手臂,又略带嫌弃地拿出手帕狠狠擦手,随手扔掉帕子。</P>

“陶大人啊,你看,这天意不可违啊,你以前孑然一身多好,这老天一知道你要过继,都不乐意了。”</P>

护国公伸手准备拍陶蓊的手,快近了,又收了回来,背在身后,往前走。</P>

“所以啊,注定不能有后的人,就不要做无畏的挣扎了。”</P>

完蛋玩意,让他造谣老子绝了他的后,那脚下去多少力道他能不清楚,哼!</P>

看着护国公的背影,陶蓊袖中的手捏得更紧了。</P>

陶蓊回了府,招来了侄孙常五,一巴掌打过去,“没用的东西,早跟你说了,做事要斩草除根!”</P>

常五捂着脸不敢反抗,“侄孙等下就派人去杀了他们。”</P>

他陶蓊为什么会有这么愚钝的后辈!</P>

“不必了,我自有安排!”</P>

“来人!给我盯紧孙少爷,若是放他踏出府门半步,你们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