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要不要做?”</P>
“想做,也不知道能不能成。”</P>
“想那多干啥,不是说先拿货,卖完给钱嘛。”</P>
“就是,你看一串大的,咱们可以赚三文。”</P>
“小的,三串单卖可以赚四文。”</P>
“那个加芝麻的吧,肯定不大,一串就可以赚两文。”</P>
“你这算起赚钱来倒是灵光,那万一卖不出去呢?”</P>
“呸呸呸,说的啥话?”</P>
……</P>
“圆圆姐,你之前说咱们去不成的,不是可以洗红果赚钱吗?今天需要洗吗?”</P>
上次的盆宋圆圆最后给了赵文威三文钱,他现在对赚钱充满了兴趣。</P>
“今天不需要洗红果,但需要串,我先回家准备,你们一会去我家找我啊。”</P>
散会后的赵家沟,家家户户都在扎草垛子,宋家一群小屁孩在赶工串糖葫芦。</P>
宋圆圆的两个新徒弟也加入了赶工的队伍中。</P>
每次回来被列队欢迎的卖栗子队伍,头一次感受到了村里人对他们的不屑一顾。</P>
村里之前一起采集的栗子,共三千二百八十斤,今天已经超额卖完。</P>
此刻,赵启发等人正在老宅总账,柳氏也被请了过去。</P>
糖炒栗子第一天卖了一千斤整,共二十一贯又八百文。</P>
第二天卖了一千二百斤,共二十五贯一百一十文。</P>
第三天一共卖了四百九十五斤,卖到后面多少有个添头。</P>
共卖了九贯又三十文。</P>
今天卖了八百四十斤,共十六贯又六百文。</P>
但这之中只有五百八十五斤是属于之前集体的一批。</P>
村长做主,直接按照五百八十五斤,半斤十文来算,也就是十一贯又七百文。</P>
也就是三千两百八十斤栗子,共卖了六十七贯又九百一十文。</P>
宋家取一成,村长直接凑整,给了七贯,柳氏推脱不过,只得接下。</P>
柳氏按照之前的账目比例,把每家应得份额算好,就交了账。</P>
“茂二叔,后面我要忙村学的事情,圆圆那边也要看顾些,账目就得麻烦您再找人管理了。”</P>
村长犯了难,他们这些老家伙倒是会认几个字,写账还真不行。</P>
启达和启发又得跟着去卖栗子,有他俩看着才稳当。</P>
但是没办法,柳氏说的也是实话,他们赵家也不能紧着宋家人欺负。</P>
“行,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村长又数出五百文,“这是你这几天当账房的工钱。”</P>
“这个真不能收,我也就做了两三天,比不得郝姐姐、张姐姐他们整天的耗在那里。不过是顺手帮忙,真的不必了。”</P>
“让你拿着就拿着!”</P>
“茂二叔,您真要如此较真,刚刚您凑的整,我也该还给您才是。</P>
咱们宋家日后,还有好多事得指着大伙帮忙,您开了这个头,日后我们找人帮忙是不是也得拿工钱?”</P>
“你这……哎呀,你们这读书人道理真是一套又一套的。”</P>
“罢了罢了,你不收那可就把好处分给咱们了,哈哈……”</P>
“该当如此。”</P>
“那行吧,你先回,咱们也得赶紧扎个草垛子,不然圆圆明天不给咱们批发糖葫芦,是叫批发吧。”</P>
“是。”</P>
“爹,您是不知道,回来路上经过五大爷家,跟他讲栗子卖完了,怕是这两天就要把钱分下来了。您猜我五大爷怎么说?”</P>
五大爷直接手一挥,说这钱又不会跑,等两天再说,别打扰他扎草垛子!”赵启达也跟着凑趣,边说边比划</P>
“哈哈哈……”</P>
虽然有些刻意抬桩,柳氏听着,却打从心里觉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