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拜师学艺(1 / 2)

今日洗的红薯是上次的两倍还多,但赵启明和赵文成明显比宋圆圆靠谱太多,半个时辰不到,红薯就全部磨完了。</P>

“哟,圆圆在带徒弟呢!”</P>

“是啊。”</P>

郭大嘴家的大枣树下又聚了一群人。</P>

宋圆圆他们刚走过去,几个人就聊开了。</P>

“启明就不说了,反正就没正经过。你说启发他们两口子怎么想的?</P>

这文成打铁都学半年了吧,听说束修可不便宜!</P>

不去给文成他师父请罪,把孩子送回去,反而送到宋家,给圆圆当苦力。”</P>

“嗐,能咋想的,前两天那糖葫芦你没吃啊?启发两口子多精啊,肯定瞧上圆圆这手艺了呗。”</P>

“那是他们瞧上人家就会教的啊?也不看看宋家现在什么情况。</P>

老的老,小的小,黑蛋日后指定还得念书,不把这手艺攥自己手里,教给他们了,黑蛋以后念书指着谁?”</P>

“晌午就见两个小子从宋家端了吃食回家呢,听说宋家束修都没收。”</P>

“宋妮那人,从来就不乐意占人便宜,去他家指定吃不了亏的,至于圆圆教不教的,不就赌个万一嘛,哪个学艺指望着入门就能学到。”</P>

“你看张寡妇说得不情不愿那样,前几天不是还恨宋妮恨得牙痒痒的,这不是巴巴把儿子送去学了。”(张寡妇: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P>

“哎,你说,咱们要不要把孩子也送去学学。”</P>

“哈哈哈,你个老泼皮,要送你送,我可不送,大小伙子都是个壮劳力了,送去了,家里的地靠我一个可整不来。”</P>

“不过昌嫂子,圆圆说的那个卖糖葫芦的,到底啥时候开始啊,你要不再打听打听,这马上十五赶大集了。”</P>

“就是,昌嫂子你再帮着问问呗。”</P>

……</P>

村里人的议论,跟宋家无关,宋圆圆带着两个大徒弟,又花了半个时辰,把红薯浆过滤,分装澄好。</P>

现在有了帮手,可以尝试多发点麦芽了。</P>

“你俩会写字吧?”</P>

“会。”</P>

“我教你们的,你们回头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P>

“是。”</P>

“好,那今天先告诉你们做麦芽糖稀的第一步,先一人舀一碗麦子。”</P>

赵启明和赵文成看看宋圆圆,又互相看看,眼神又变成了早上的迷茫。</P>

“直接就,就教吗?”赵文成小声的问了出来,声音里面还有些颤抖。</P>

“不教你们干嘛拜师?难道不想学?”</P>

“没有没有,就是,就是我之前学打铁的时候,师父让我打杂了半年,每次师父打铁都会把我支开……你第一天就教,教会我们了,你怎么办?”</P>

“教会你们了,我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呀!”</P>

“哦~你们是怕抢了我的饭碗吧?这有什么好担心的。</P>

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们真抢了,我做别的就行了。</P>

再说了,你们也做不了全天下的生意,我实在想做,去别处不就可以了。”</P>

宋圆圆随意的发言,却让赵启明二人茅塞顿开。</P>

是啊,他们祖祖辈辈汲汲营营的,都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却没有看到这广阔天地。</P>

“你们两个还愣着干嘛?”</P>

宋圆圆歪着头,青春期的男生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P>

“没,过完水接下来怎么做?”</P>

这确实是个问题,这两筛子麦芽,加上之前宋圆圆发的那一筛。</P>

她家筛子倒是不缺,但是棉布和锅盖就一个啊……</P>

宋圆圆单手抱胸,一个手指在唇上轻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