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衙役回来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方才随村长一起离开的师爷。</P>
衙役在门口站定,师爷径直进了屋。</P>
“大人,王三说大人在问外头的事,属下怕他说不清楚就先跟进来了。”</P>
县令点头表示知晓。</P>
“外头发生何事,为何吵吵嚷嚷的?”</P>
“回大人,外头是宋解元的妻女在争执。”</P>
宋老太一脸意外地看向师爷,县令看向宋老太,问师爷道:“哦?可知是为何事争执?”</P>
“回大人话,说是昨夜宋家失窃,宋解元家的小娘子看见了贼匪的脸,是赵家沟的人。</P>
小娘子告知家人,家人不信,是以小娘子吵闹着要请大人公断。”</P>
“这样啊!”</P>
县令微眯起眼睛,看向紧握着双手的宋老太:“宋氏,你家昨日遭贼了?”</P>
见县令又问起来,宋老太眼神开始闪躲,“秉,秉大人,是……”</P>
“砰!”</P>
县令一巴掌重重地拍到桌子上,“宋氏,既然遭了贼,本官在此,你为何不报?”</P>
宋老太应声跪伏在地:“大人恕罪!民妇不敢……”</P>
“好一个不敢!”</P>
“来人啦,把一干人等带进来!”</P>
县令扬声吩咐,没有再搭理宋老太。</P>
这些乡野村民总是这样,有问题不是宗族内部处理,就是乡老联合处理,完全视衙门如无物!</P>
若在平时,山高路远就罢了。</P>
今日,他身为县令,青阳县的父母官,人都到村里了,居然依旧没有一个人要申告。</P>
如今连这些乡野小民都不把他郑远安放在眼里了,真是欺人太甚!</P>
不多时,宋圆圆和母亲柳氏就被带了进来。</P>
门外,还围了一圈看热闹的村民。</P>
柳氏进门就见宋老太跪伏在那,虽然不明就里。</P>
但是断然没有长辈跪着,她一个晚辈站着的道理,赶紧拉着宋圆圆跪了下来。</P>
县令不着痕迹的点点头,但也没叫起,问到:“适才听着外边吵闹,师爷说小娘子看清昨夜贼人有赵家沟的人,可有此事。”</P>
“是!就是启明叔。”</P>
“圆圆!”</P>
“圆圆,你别瞎说。”</P>
宋圆圆说完,宋老太和柳氏就急得争先恐后地否认。</P>
外面凑热闹的人,自然少不了赵启明的母亲张寡妇,听到赵启明的名字。</P>
“不可能,大人,不可能是我儿!”</P>
张寡妇想冲进来解释,奈何被门口的衙役死死挡在门外,“我儿就是贪玩了些,偷鸡摸狗的是绝对不会做的。”</P>
“圆圆,你是不是又中邪了?”</P>
“大人,这孩子肯定是中邪了还没好,您不能听小孩子胡说啊!”</P>
“肃静!”</P>
县令又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手掌生疼,人前他也只能忍着。</P>
没有惊堂木还真是有些废手。</P>
县令边悄悄在袖子里舒展手,“是非曲直,本县自有公断!”</P>
县令对宋圆圆道:“宋小娘子,既然你是目击者,那便你来说。”</P>
宋圆圆跪着向前两步,与宋老太和柳氏拉开距离。</P>
宋圆圆把从被俘到打晕的过程细细给县令讲了一遍。</P>
盗窃的居然除了赵启明,还有五个人!</P>
县令听完,两手交握身前,圈着大拇指问宋圆圆:“那你既然被打晕了,又是如何回来的?”</P>
“我,我不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