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条件(2 / 2)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P>

他这些年镇守燕州边境,也算是偿还了救命之恩。</P>

至于其他的情谊,日后总有机会。</P>

姜逐收起其他心思,又开始琢磨长潼他们的明州之行。</P>

他们这次行动,就是靠里应外合,早就有了计划。</P>

明州城那边没有山音的话,长潼他们也不容易脱身。</P>

就是让那半路来的人占的便宜。</P>

明州之行结果对燕王这边没有什么帮助,反而让燕王腹背受敌。</P>

这些影响,只能以后慢慢消除,他不会让燕王吃亏就是。</P>

照着长潼对刺客的描述,姜逐这里已经有了大概猜测。</P>

白泾之那边的魏大勇,和这个刺客极为相符。</P>

“有意思!”姜逐第一次正视白泾之。</P>

“将军!”长河匆匆跑了进来,手中拿着几封信,“昨儿夜里有消息传了过来,关于世子那边的。”</P>

“戒躁!少说了多少次,不要毛手毛脚的。”</P>

姜逐接过来,“还有二公子的?真是稀奇。”</P>

他与燕王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并不算亲密,幼时和姜澜有些许情谊,可惜也消磨在时光里。</P>

“将军,二公子和世子之间的事情,您可别掺和。二公子若是求助,您一定要婉拒。”</P>

长河提起这个就有些头疼。</P>

姜澜那边不成器,小肚鸡肠,没有肚量。</P>

他的性子可不是一日形成的,都是王爷夫妇给惯出来的。</P>

用脚想都能知道王爷不会将燕州交给他家公子,再说他家公子又不是没有王位继承。</P>

长河撇撇嘴,想起姜澜就有气。</P>

“我自然知晓,就是你,也要收收性子,他们终归也是你的表兄弟。”</P>

姜逐拿信纸敲长河的头,“还不去郡主那里,别让她来这里烦我,过了晌午我再去那些将军跟前露面。”</P>

“他们兄弟可没把我跟我哥当亲戚看!要是我纳兰家还在,哼!”</P>

长河没再多说,扭头就出了营帐。</P>

提起纳兰家,姜逐心情更差了一些。</P>

他干脆擦拭起红缨枪,直到心中郁意消失才捡起桌上的信件查看。</P>

燕王府二公子的信中都是崇敬拉拢之意,姜逐扫了一眼就放下。</P>

倒是另一封他有了兴趣。</P>

他在燕州多年,燕王府不可能没有眼线。</P>

这人心中所说,姜逐心中一哂,“姜澜何德何能,竟让王爷用这么一大批粮食去换。”</P>

信中内容,姜逐瞧了七窍生烟。</P>

竟是用这次魏家献粮的一半粮食,去换那个任性妄为之人。</P>

那些粮食可以养这些将士大半年,用在燕州城的百姓身上便是一年。</P>

他翻了一遍,没有白泾之那边回信的消息。</P>

姜逐冷笑,“姨丈,恐怕你要失望了,白泾之去了无迹塬可不会缺粮食。”</P>

这个交换条件,对白泾之那边并没有吸引力。</P>

他见识过归园田居,也去那边山脚下干过农活。</P>

白泾之但凡愿意,她的归园田居能养活许多人。</P>

正如姜逐所料,白泾之这边确实没有看上用粮食换人的交换条件。</P>

白泾之上了马车之后,魏六转了一圈,还是不甘心。</P>

“泾之,这么好的条件,你为何不答应?”他来到马车上,直接质问。</P>

“好条件?”白泾之嗤笑一声,“六爷爷,你瞧瞧我们这些人手,到了无迹塬那边还有不少流民,双拳不敌四手,咱们能护住?”</P>

魏六低头,沉默片刻,又劝道,“那按市价折换成金银?”</P>

大庄朝许多地方闹饥荒,粮价暴涨。他们留够这些人一年吃的粮食,其他换成钱。</P>

魏六越想越可行,一脸希冀地望着眼前的小姑娘,“这样总不会太打眼,金银好处理。”</P>

白泾之摇摇头。</P>

“那你有什么主意?”魏六彻底急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P>

“我要换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