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了?”薛姨妈关切的眼神,目不转睛的打量着薛宝钗,一遍又一遍。</P>
“我的儿,你是不是也哪里不舒服了?”</P>
她没看出有什么不妥,于是继续问道。</P>
薛宝钗拿起手帕,轻轻掩住唇边,微微皱了皱眉头,缓缓道,“娘,我没有什么不妥。”</P>
“只是……”说到这儿,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想一想措辞。</P>
然后脸色稍缓,继续说道,“娘!姨母一家要去清虚观祈福。”</P>
“您知道吧?”</P>
薛姨妈点了点头,有些纳闷,“我知道,怎么了?”</P>
薛宝钗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泽,带着一丝期待,“您也去吧?”</P>
薛姨妈笑着说,“我以为是什么事呢?”</P>
“你整的还如此郑重,我肯定去的。我也为你哥哥祈福。”</P>
薛宝钗心下松了一口气,但是她欲言又止,手指用力捏了捏帕子,说道,</P>
“娘,如果在观中听说了什么涉及我的决定,您定然问过我,再做决定。”</P>
薛姨妈虽然心中有诸多不明了。</P>
但是一向信任女儿,也不问过。</P>
自己的女儿从小到大,都没有让人操心过。</P>
再说,在观中就是听戏,烧香,哪有什么涉及孩子的。</P>
想到这儿,她肯定的回答,“当然了,我的儿。”</P>
“这个你不用嘱托我,你的事我自然全都问过你。”</P>
薛宝钗手帕紧紧的捏着,心道,这样也好。</P>
谁让自己是懂事的孩子呢?</P>
懂事的孩子自然没有人为你操心,只好自己多多筹谋了。</P>
心道,又过一年了,我及笄了!</P>
有些事老悬着不行吧?</P>
……</P>
随着清虚观祈福的日子,一日日临近。</P>
从初十开始,十一,十二,十三三天都是斋戒素食,以示对神仙们的尊敬。</P>
自打上次宝玉醒来以后,倒是一天更比一天好。</P>
能自己吃饭了,能自己下床了……</P>
王夫人每天听着怡红院的禀报,也是日日欢喜。</P>
但是就是美中不足的是,人虽醒来,好像魂没回来。</P>
说不上痴傻,就是有点糊涂。</P>
很少说话,时而望着窗外,天上。</P>
怔怔出神。</P>
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问也笑笑即可。</P>
大夫几次三番过来把脉,都看不出病根了。</P>
常常苦恼的白胡子打结,也只好说道,“从脉象上看,令公子已无病症,已然痊愈。”</P>
“如果还觉得不足,那老夫也只能开些滋补之物了。”</P>
甚至有些大夫私下建议贾政,是不是弄点和尚道士做做法。</P>
求医不成反求佛。</P>
对这种建议,贾政极不认可,自己是个读书人,子不语怪力乱神。</P>
怎么能让这些东西乱了心神。</P>
而且这一段有更重要的事,哪里顾得过来。</P>
王夫人却已是下了决心,十四日带上贾宝玉。</P>
这一日,她又来到怡红院,</P>
她见贾宝玉正坐在榻上,微闭着眼睛,身体随着呼吸,左右晃动,神情似乎怡然自得。</P>
见王夫人进来,他依然自顾自陶醉,没有理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