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潇湘社竹影婆娑(2 / 2)

春风得意马蹄斜。</P>

“好诗,”史湘云俯首称赞,“宝姐姐此诗让一片春光跃然纸上。”</P>

贾宝玉也点头说道,“果然好诗。我自愧不如。”</P>

“三妹妹你的呢?”他转头看向贾探春。</P>

贾探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的比不过宝姐姐。”</P>

“读出来大家图一乐吧!”</P>

春晓</P>

露珠轻挂枝头叶,</P>

晨曦微暖映花颊。</P>

鸟鸣悠扬唤梦醒,</P>

春意盎然心自悦。</P>

“你们二人的诗都扣题甚准,春光声色之美,在吟咏的唇齿间流动。”</P>

“此为不美,那何为美呢?”贾宝玉一旁思索良久,似乎寻找更美之境,</P>

但苦苦得不到答案。</P>

就在这时,贾探春噗嗤一笑,“美,朝阳公主要的不是美,她要有趣。”</P>

“估计我们的匠气重一些,不够有趣吧?”</P>

“经了此事我方知道,诗以咏志,那可能是对于诗人来说,而对于我们闺阁女子来说。”</P>

“有趣才是高雅。”</P>

贾探春刚说完,史湘云听不下去了,马上接话,</P>

“得了吧,我倒觉得没准那个朝阳公主也是不学无术之人,她跟林黛玉不过是乌龟看绿豆,对眼了。”</P>

“不学无术对上不学无术,互为知音罢了。”</P>

“三姐姐,你也不用把她们捧得那么高。”她看到贾探春瞪她了,接着没好气的说,</P>

“而且,你们听过林黛玉的诗吗?就是上次娘娘来,虽然我没来,但是我也都听说了。”</P>

“林黛玉到底做了什么超凡脱俗的诗,我们可都没听过,娘娘也并未公布。”</P>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藏着掖着的大才女,往往内里是草包。”</P>

史湘云快人快语,而且对林黛玉很有芥蒂。</P>

“云妹妹,你总这样说话,很是得罪人。”</P>

薛宝钗突然觉得,也许史湘云说的有理,否则那个什么都不会的火儿也入选了。</P>

并没有被剔除呢,也许贵人们的品味独特。</P>

“我可不怕得罪人,我还今天把话撂这了。”</P>

“一会儿我们拟了题目,分别作诗,然后把做好的诗,直接贴她这潇湘馆。”</P>

“我看她来了有何面目,生生臊死她。”</P>

说到这儿,史湘云指着一面面空空的墙壁,嗤笑了一声。</P>

“今天我还带来了大才女,方正雅,这也是正经学过的,她的哥哥也是江南着名的才子。”</P>

“只是受了家族的拖累,但是诗才是绽放在苦难土壤里的。”</P>

“我才不信什么有趣。”</P>

“如果单凭有趣,那打油诗不是天下第一好诗了?”</P>

此时,她又扫了一眼众人,见她们纷纷闭嘴。</P>

方正雅在身后轻轻的拉了她的衣角,“云妹妹,说的多了,过了。”</P>

史湘云脸色变了两下,咬着嘴唇不再说话。</P>

方正雅走上前,规规矩矩的施了一礼,</P>

“不好意思,给各位姐姐妹妹添麻烦了,本来我的家世不好,是不配跟各位姐妹一起玩耍的。”</P>

“但是家中长辈要求,我随着云妹妹过来,我就是看客,各位不用在乎我,你们随意。”</P>

说完,方正雅掩面后退。</P>

“来者都是客,而且诗意可不分什么身份,你不用妄自菲薄,我们这连家下丫鬟如果想作诗也是可以的。”</P>

贾宝玉安慰方正雅道。</P>

探春轻整衣衫,姿态从容地走到书案前,她的目光掠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眼中闪过一丝坚定。</P>

“今日之聚,乃是我与宝姐姐心血来潮,”探春声音清朗,“不若我先出个题目,大家吟咏一番?”</P>

她目光流转,落在窗外随风摇曳的竹林上,“就以‘竹影’为题,如何?”</P>

众人闻言,无不称善。</P>

竹影婆娑,正是眼前景致,探春此题,既应景又雅致,正合众人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