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P>
好像很平淡、却又不普通。</P>
嗯……或者说是挺戏剧化的吧。</P>
事情是这样的。</P>
六月初的天明明已经很暖和,陈文止却感冒了。</P>
他从清晨起就鼻塞,时不时地吸着鼻子,头也有些昏沉,整个人都是恍恍惚惚的。</P>
洗漱时,他甚至需要趴伏在洗漱台上,才能勉强地维持住站立姿势。</P>
脚步虚浮地来到空无一人的客厅,这个时间,苏木早已去出摊了。</P>
陈文止掩下心中那一丝说不清的失落,毫无精神地坐到沙发上。</P>
转眸的不经意间,瞧见饭桌上有一个倒扣的盆子。</P>
过去掀开,不禁心下一暖。</P>
定是苏木早起发现他呼吸不顺畅才帮忙买来包子,因一直被盆子盖住的原因,到现在都还留有余温。</P>
陈文止没什么胃口,勉强吃下一个,然后匆匆去往学校了。</P>
课上,他全程用掌心托着嗡嗡作响的头,几次都要昏睡过去。</P>
老师也察觉出不对劲,让他先回家休息。</P>
一开始,陈文止还再坚持一下,后来实在挺不住,也只能回家了。</P>
-</P>
今天黑市的买卖不错,带去的所有零食全部卖光不说,就连一百五十斤的细粮也卖没了。</P>
苏木美滋滋地蹬着小三轮车回家。</P>
这车是她上个月买的,黑市距离住处有十里地左右,以前她都是先乘坐公交车,剩下的几里地靠步行过去。</P>
但那会儿她卖粮食的名头没打出来,一天也卖不了多少,步行拿过去也不觉得累。</P>
起初,大家都认为她的东西比别家卖得便宜,认为便宜自然是没好货,也就没有几个人来光顾。</P>
后来,人们试着买过几次,也都知晓便宜也是有好货的。</P>
时间一长,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为轻松些她才买了辆小三轮车。</P>
最近粮食大卖,家中余下的粮食不多了。</P>
北卧地方有限,尽管她每次都将袋子叠放得高高的,至多也只能堆放四十袋。</P>
依照之前来算,这些量能卖一个多月。</P>
但按照她最近的势头来看,一个月怕是卖不到了。</P>
送粮的人是上个月来的,看来最近得给柱子兄弟去信儿,让他们再安排人来送粮。</P>
说到送粮,就不得不提一嘴苏木的粮价了。</P>
苏木的细粮之所以比黑市别家卖得便宜,因为是从县城下面的各个村子直接收上来的。</P>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好些,她之前在镇里的粮食摊也卖得极好,为防止不够卖,她一直在暗自大量收购。</P>
有时她们镇下面的村子收不上来多少,就会去别的镇里收。</P>
反正只要粮食好,价位合理,苏木都会收购。</P>
她甚至在大铁牛家盖了间大大的仓房用来装粮食。</P>
苏木也没白占他家地方,给了不少的钱,这样大铁牛也能帮她照看着。</P>
她在市区黑市卖的粮食就是大铁牛家仓房运过来的。</P>
从镇里往市区送粮并不容易,这东西没办法去托运或是做汽车运输。</P>
只能通过骡子车,偷偷地运输过来。</P>
按照苏木北卧的容量,每次运来两车正好。</P>
从镇里到市区,骡子车需要三日才能送达,期间骡子要多次歇脚,不然该累坏了。</P>
这三天,不论人还是牲口都累得不行,若不是为了挣这份钱,谁也不至于受这份罪。</P>
当然了,他们肯来,也是因为苏木给的钱让他们很满意。</P>
综上所述,苏木现在所卖的细粮除本钱外还需加上运输费,但就算是这样,她还卖得比别家便宜呢。</P>
因为黑市卖东西的多是本市人,那些人没有乡下购入粮食的门路,也不敢千里迢迢地弄这些。</P>
他们都是通过亲戚或者朋友之类的,从供销社粮站那里购入,再以不要票的方式卖给黑市的人。</P>
供销社卖粮本就加价一番了,他们再去入手,又得加一层利润才能卖出。</P>
先后两次加价的粮食,咋可能抵得过苏木源头进来的粮食呢。</P>
就因为这样,苏木才靠着卖粮食在黑市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