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科举制实行以后便打断了世家大族对朝廷官员的垄断,使得寒门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P>
但寒门并不是广义上的包括平民百姓。</P>
在古代,书籍都掌握在士这一阶层。</P>
所以,寒门指代的是那些已经没落的士族,他们手中握有书籍,还有土地。</P>
所谓的耕读传家就是指代的这类人。</P>
以前读书不仅费时费力,还费钱。</P>
且录取率低得惊人,几十年未中者比比皆是。</P>
科举制到大魏这一朝,相关的规章制度已经十分完善,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系统来不断地培育人才。</P>
不管是什么阶级都能进入各地的书院学习,通过科举来改换门庭。</P>
大魏如今国力日渐强盛。</P>
元成十九年的春闱更是开国以来之最。</P>
因为各地之间的官道现在已经十分方便,这大大让进京赶考的举子节省了不少时间。</P>
并且地方官府有钱的还出路费资助,铁路贯通的地方甚至对赶考的举子免费乘坐火车。</P>
所以此次进京赶考的人远超历年,足足有上万人之多。</P>
二月初九。</P>
茫茫的春雨中,从各地而来的举子通过层层的搜查步入考试的贡院内。</P>
会试是大魏最高级别的考试了,通过了会试才可以进入殿试。</P>
前来参加的举子要在贡院的考场内里待九天六晚,期间不准外出,吃喝都在自己的考位上。</P>
这九天时间共分三场考试,一场三天时间。</P>
会试主要考察的是经义、论、策和诏、诰、章、表等能力。</P>
第三场才考的策论。</P>
二月十五。</P>
会试第三场。</P>
当试题由考官发放至考生手中时,看见题目中有一问是关于如何治理西南土司问题。</P>
现场哀嚎一片。</P>
这种难度的题目一般都是在殿试上用,现在出现在会试第三场,殿试不知道有多难。</P>
此刻。</P>
主考官们也得知了第三场试题的内容。</P>
一个个在大堂内长吁短叹,都认为这次的出题太难了些。</P>
另一边。</P>
宝光殿内的一处偏房内。</P>
曾巩和孙传值也拿到了会试的题目,但他们仅有的是最后一道试题。</P>
席福招呼着太监在二人面前的桌面上摆放笔墨纸砚。</P>
他笑呵呵地看着二人,笑道:“二位都是元成七年的进士,这次会试的题目应当难不住你们。”</P>
曾巩和孙传值面面相觑,都露出了苦笑。</P>
“公公这是说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P>
下官只不过是运气好,实际上才疏学浅。”</P>
曾巩惶恐地说道。</P>
孙传值面露不悦,觉得曾巩有些太装了。</P>
“曾大人谦虚了。”席福和气地笑了笑,接着又道:“东西已经给二位备好,二位可以作答了。”</P>
“劳烦公公了!!”</P>
曾巩和孙传值异口同声地拱手。</P>
送走席福。</P>
二人对视一眼。</P>
孙传值轻哼一声坐下。</P>
曾巩也没在意,这么些年了,孙传值这点傲娇一点也没见少。</P>
他坐下后看着会试的题目,顿时有些惊愕,嘴里忍不住发出了声音。</P>
孙传值眉头拧成川字,说道:“是不是觉得很难?”</P>
“呃......”曾巩错愕,他本想说不难,但也没好意思开口,而是郑重地点头。</P>
当年他就和秦游聊过西南的问题。</P>
秦游和他说过改土归流的法子。</P>
所以他看见这题目才会惊愕。</P>
并不是难,而是这题自己会。</P>
偷偷看了一眼眉头都拧巴在一起的孙传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