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十八年七月三十一,午时。</P>
府衙内张卓摆凳。</P>
准备前往汴梁春闱的上百学子围桌而坐。</P>
干燥的夏风流动其间,让一众学子的心都跟着躁动起来。</P>
今日是室韦都护府的安抚使秦游宴请前往汴梁参加春闱学子的日子。</P>
虽秦游要晚些时候才来,但现场的人已经等得有些焦急了。</P>
宴会宴会,并非是吃喝而已,还有一些特殊的活动让学子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P>
室韦都护府的提举学事司长官段用贞和临潢府国子监的数位博士都在府衙内。</P>
虽是秦游主办,但实际上还是段永贞负责。</P>
他和国子监的数位博士在府衙后堂,正围在一张圆桌前看着外间各个学子的作品。</P>
“不错不错,南方以前文教是比北方强些,但这些年南方发展武备,文教确是落后北方不少。</P>
这次春闱,我北方学子成绩当不会太差,兴许能独占鳌头。”</P>
国子监一位博士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地对其他人笑道。</P>
段永正贞也是点了点头,十分赞同这个说法。</P>
他历经齐金两国,对大魏这些年来的情况十分的明白。</P>
相比于武功,文治方面就要弱了许多。</P>
他和煦地笑了笑,“不说独占鳌头,但前三甲必有我北方士子。”</P>
众博士笑着颔首,对自己学生的能力十分有底气。</P>
“如今在大魏朝做官可比在齐国金国好多了。</P>
特别是在福利待遇上,魏国各级衙门官吏每月的俸禄都比金时高了两成,更别提年末的时候还有额外的俸钱。”</P>
有一位博士说着说着,脸上露出艳羡的神色。</P>
大部分人做官求的就是财,不求财做什么官。</P>
这话也得到了段永贞的附和,“此次春闱的人都是官宦子弟。</P>
秦大人举办此场宴会,就是想激励诸学子。</P>
等他们到了汴梁,也算是秦大人的门生。</P>
有这层关系在,他们在汴梁走动也多了些保障。”</P>
一众博士点头。</P>
秦家出了两代首辅,在大魏朝中根深蒂固。</P>
他们送去这些人有着秦游门生这层关系,必然能得到不少人的照拂。</P>
段永贞接着说道:“秦大人和陆大人等人去城外视察分地之事,一时半会儿回来不了。</P>
趁着还有机会,咱们多出些提让他们作答,到时候给秦大人他们一观。”</P>
“段大人言之有理!!”</P>
所有博士点头赞同。</P>
随后一行人商议着出题,院里的学子答题。</P>
一群人忙得不亦乐乎。</P>
黄昏。</P>
秦游带着陆鸿祯等人从城外返回。</P>
城门口。</P>
秦游对陆鸿祯等人笑道:“今日诸位辛苦,都回去换身衣裳,咱们去府衙会会前往汴梁的学子。”</P>
陆鸿祯等人满脸笑意地拱手答应。</P>
旋即秦游和阿福阿禄一起返回住处。</P>
特地洗漱了一番,并且换了一套宽袖的衣物。</P>
这是整个北方第一次参加大魏的科举,他不得不重视。</P>
他刚换好衣物出门,阿福便立即迎了上来。</P>
“公子,刚才影卫来过,这是给您的。”</P>
阿福说着将手里的信递了过去。</P>
秦游接过打开看了看,信里的内容是段永贞等人的谈话。</P>
他不由得-紧蹙眉头,脸色带着几分不悦。</P>
阿福见状,低声问道:“公子,可是有什么大事?”</P>
秦游把信给阿福。</P>
阿福迅速扫了一眼,一字眉也跟着皱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