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就让秦游去,那小子有领兵经验,内政也不差(1 / 2)

首辅家的傻儿子 以乐 1277 字 9个月前

罗素听见皇帝的问话,也是没有犹豫。</P>

“还有一事,吐蕃那边今年干旱,已经近一个月滴雨未下。</P>

影卫来报,吐蕃在往边境调动兵马,恐有入关劫掠之意。”</P>

皇帝闻声,眼中闪过一道精光。</P>

吐蕃、回鹘(hu)、漠北这三大部族都是大魏周边的强大敌人。</P>

特别是吐蕃,在他派兵攻打西夏时还趁机插手。</P>

这事他一直记在心里。</P>

现在吐蕃想搞事情,正好给了他理由。</P>

“调集影卫精锐密切盯紧吐蕃那边的事情,一有意动立刻来报。”</P>

罗素当即躬身郑重地答应,“诺!”</P>

皇帝摆手让其退下,心中心思电转。</P>

吐蕃自古以来也是汉家领土,其控制着大魏沟通域外国家的丝绸之路。</P>

这些年来在路上盘剥大魏的商旅。</P>

现在腾出手来,正好让它尝尝大魏现在的兵锋。</P>

想到这里他就拿定了主意。</P>

接着他继续处理政事直到深夜。</P>

翌日。</P>

朝会上。</P>

皇帝精神奕奕的环视群臣。</P>

昨天虽然熬夜处理政事,但在他的脸上根本看不出来疲惫的模样。</P>

“诸位爱卿,有本启奏,无本退朝!!”</P>

他随口说了一句。</P>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寥永便出班拱手道:“陛下,昨夜边关急报,吐蕃大军正在往边关调动。”</P>

此话一出,就像把一个炸弹扔进了大殿内,让群臣十分震惊。</P>

鸿胪寺卿高荣出班拱手道:“陛下,吐蕃大使尚在鸿胪寺,可否叫来问话。”</P>

皇帝颔首,“传!”</P>

殿外当即就有人急匆匆赶到鸿胪寺找人。</P>

很快。</P>

吐蕃大使达达木便站在了大殿内。</P>

文武百官那吃人的目光让达达木不由自主的吞咽着口水。</P>

他谦卑的问道:“陛下,请问唤小臣来所为何事?”</P>

这时,在武官的最前面,岳衡指着达达木怒喝道:“吐蕃大使,吐蕃为何要陈兵边关,意欲何为??”</P>

岳衡才不会像文人那样文绉绉的,说话就是直击要害。</P>

达达木被这高亢的声音吓到,急忙解释道:“回禀陛下,那是赞普狩猎的卫队!!”</P>

他话音刚落就引得群臣的群嘲。</P>

“可笑,真是拙劣的谎言!!”</P>

“......”达达木头冒冷汗,这话他也不信,但乌干赞普给他的信的的确确就是这么说的。</P>

他也不过是在转述而已。</P>

岳衡嗤笑着拱手道:“陛下,吐蕃狼子野心,早在我们收复夏国时他们就出兵援夏。</P>

现在又陈兵边界,必然是觊觎我大魏土地。</P>

臣以为当派大军镇压,活捉乌干那个老匹夫。”</P>

这话得到了武官的大力赞同。</P>

文官那边却有不少不同的声音。</P>

内阁次辅陈宜出班拱手道:“陛下,眼下大魏不宜动刀兵,北方还未安定,这个时候在动兵,对大魏没有好处。</P>

依臣之见,当遣使去问问乌干赞普,看看他的回应在做抉择。”</P>

秦方昂看见皇帝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之色,当即就猜到皇帝的心思。</P>

不过他也没急着发言。</P>

皇帝此刻心里虽然不爽,但陈宜说的也没有错。</P>

大魏北方还未稳固,急需用钱。</P>

此时动兵的话,对国库的压力不小。</P>

群臣见他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文武双方便更加大胆起来,在朝堂上各抒己见。</P>

达达木夹在中间,动都不敢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