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当初咱们的儿子赴京会考,他是同考官之一,最后中进士,那是欠了阁老的大人情,大关系。”<r />
<r />
“这次奉旨下到山西查办晋商的却是胡阁老,这真是让我为难,里外不是人啊,唉!”<r />
<r />
夫人听到这里,全然明白了,张口劝道:<r />
<r />
“老爷,你是按察使,查司办法是本分,科场事与你何干,你怎么好因私废公呢?”<r />
<r />
“唉,你一个妇道人家,又懂什么人情世故?”俞宏斌道:“欠了人情,也是被攥住了把柄,一个不慎,是要死人的!”<r />
<r />
“实在也是晋商太不成话!听说有不少官员都曾收受过他们的贿赂,连胡阁老也不例外…”<r />
<r />
“商贸之事虽然难查,但对督办司来说,通关节者没有不举目了然的,为了避嫌,这次连我都没有敢去见胡阁老一面!”<r />
<r />
夫人问道:“胡阁老受贿,老爷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r />
<r />
俞宏斌一愣,道:<r />
<r />
“今年春节,祁县曹家派人运了两大车东西往京,定是疏通关节,胡阁老为晋籍重臣,岂能不被渠家所重?”<r />
<r />
“可有证据?”夫人又问。<r />
<r />
俞宏斌喃喃自语:“证据?”<r />
<r />
忽然间,他茅塞顿开,拍案道:<r />
<r />
“倒是如此,就算受贿,证据也在家中,胡阁老断不会如此糊涂,承认此事,而传言只是传言,就算晋商以此相要,也不过一面之词。”<r />
<r />
“这样一来,既能还了这份人情,也可说是我秉公执法。”<r />
<r />
“夫人,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r />
<r />
想通以后,俞宏斌顿觉饥肠辘辘,拿起碗筷大加朵颐,一旁夫人望着他道:“老爷,依我看,你还是得去主动见阁老一面。”<r />
<r />
这点,俞宏斌也知道。<r />
<r />
既然朝廷要办晋商,那晋商绝无活路,自己与阁老有旧,断无置身事外之理,迟早都要选一面去站。<r />
<r />
他囫囵吞枣似的吃饭,一面含糊不清道:<r />
<r />
“要去,要去——!”<r />
<r />
话才说完,丫鬟走进来道:“老爷,内阁大学士说是一个姓胡的,正在门外求见。”<r />
<r />
<r />
<r />
十一家商议过后,决定静观其变。<r />
<r />
可是胡士广和许为京弄清楚朱由校这次真正的意图后,却是等不起了。<r />
<r />
午饭席上,山西按察使俞宏斌双眉紧皱,一脑门心事,对着自己夫人精心做出来的满桌菜肴,颇有些不愿意下箸。<r />
<r />
这时,他的夫人走来,如同往常一样,面带微笑,从容且关切地为他布菜夹菜。<r />
<r />
一旁,丫鬟也斟上一杯醇酒。<r />
<r />
“老爷,忘了张真人教你的养生之道了?”<r />
<r />
前些日子,道家名流李真人从江西来到山西,俞宏斌向道之人,连日延请,总算是得见尊面,请求养生之道,以期益寿延年。<r />
<r />
俞宏斌知道,自己夫人提起李真人,就是为的让自己放松,不要去想提刑按察使司的事情。<r />
<r />
可她一个妇道人家,又哪能知道,自己堂<r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