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敦克尔曹大撤退(2 / 2)

郭嘉苦苦分析,试图让曹操相信“绕过铁板别踢上去,就是对花钱造铁板的人最大的打击”。

你跟一块造出来的使命就是让人踢断脚趾头的钢板较什么劲?

曹操听着听着,也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今日决定退却容易,只怕从此再无机会阻止刘备挖通桐柏山、修成南阳运河了。假以时日,荆益民力、物资源源不绝由汉水运至豫州,中原永无宁日矣。”

郭嘉:“但我们现在硬战,同样没有胜算。运河终将修成,毕竟是一两年后甚至更远的事儿,说不定这一两年里,局势能有转机呢?说不定主公整合袁绍遗产之后,能够励精图治、上下一心,对朝廷如臂使指。”

郭嘉的道理说得很明白了:我知道一直拖下去肯定是慢性死亡,但如果以某一个时间节点为限,再偷一波发育,未必不能等到敌人犯错。

其实弱势打强势一方,正面打不过,那就只能拖时间偷发育,等敌人犯错呗。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时,荀彧劝曹操坚持下去、迟必有变,其实也是这么简单朴素的道理。只不过曹操真的等到了袁绍不断犯错误,那就翻盘了。

现在也只能等,只是敌人犯错误的概率,肯定比历史上的袁绍要小得多,能不能等到不一定。

曹操很痛苦,但他终究比袁绍更果断,吃了亏之后,他知道是壮士断腕止损的时刻了。

曹操叹道:“退兵之论是矣,只是大军新挫,骤然退兵,恐为高顺追击。那还不如再坚持待变,等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郭嘉连忙附和:“主公之言甚是,是要退兵,但不可这几日就退。刚刚攻城受了重挫,死伤惨重,哪怕是关羽都会料到我们又可能尽快退兵。

我们便要反其道而行之,越是士气低落的时候,越是坚持假装一切如故,等风声过去了,再突然退兵。

另外,属下以为,主公害怕追击,应该是怕李曼成在博望坡堵口那三万人退不下来,毕竟他们才是身处山险之地,退兵时行军迟缓,又跟高顺的主力过于接近。

若是如此,可设法让他们先将伤病士卒缓缓撤下。同时增补行动迅捷的轻快骑兵接防。待到主力将退时,提前一两天通知他们,连夜弃营而回。

甚至都不用沿澧水退回叶县、舞阳,而是走最短的捷径,由叶县西北的丘陵山道,绕过叶县、昆阳,退往襄城,入襄城固守。而大军主力沿着澧水、滍水退往定陵、郾城。

这样需要携带粮草辎重、与物资一起撤退的部队,才走水路,无需携带物资的部队走陆路,兼顾速度和运力,可保无虞。”

郭嘉最后这番话比较细节,需要结合地图看,所以郭嘉斗胆上前,在曹操背后挂的地图上指指点点讲解。

让有马的部队轻装断后、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候突然撤退,打个一天半天的时间差,倒是确实可以拉开差距。

而且只要每人带几天行粮,路上不饿死就行,行军会非常灵活,应该能把退兵过程中的损失化解掉。

曹操同意了这个处置方法,想了一会儿,吩咐道:“这几日先按兵不动,一来等敌军放松警惕,二来再等一场大雪,让敌我行军都更困难,防止追击。

让曹纯带一万虎豹骑,跟李典逐步换防,并且往来巡逻维持昆阳和博望之间的道路。到时候乐进在叶县的几万人先撤,曹纯最后往北撤,飞速脱离接触。”

曹军很快按照这个计划部署起来,果然演技很是逼真。

而且为了防止汉军起疑,此后几天曹军都有一搭没一搭地进行消耗性攻城,每天死伤不多,但也让守军很是疲惫,无法放松警惕彻底休息。

如此一来,原本十二月初三之后那几天,关羽天天警觉曹操会不会受挫后撤军,被曹操一切如常耗了七八天后,关羽也麻痹了。

眼看进入十二月中旬,豫州和荆北交界又普降了一场大雪,整个桐柏山区和大别山区道路都愈发难行了。这种情况下,谁远征追击肯定都是要吃大亏的。

曹操还非常谨慎,唯恐刚下大雪就跑会被人抓住时间点,硬生生一直拖到下雪后第四天,才开始分批撤退。

曹操的战术欺骗非常顺利,三路人马有的是走了一整夜之后,对面的汉军才反应过来。最成功的那一路甚至拖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而且次日上午还是挺晚才被发现人去营空,拖了整整十个时辰拉开路程差。

十二月十六,高顺和诸葛亮一直盘算着关羽那边不知何时才能把曹操消耗得筋疲力竭、可以全面收网。

因为李典的存在、道路隔绝,诸葛亮和关羽之间是信息不通的,所以只能是靠信任和预估,情报确实非常不准确。

结果,就导致了这天一早,诸葛亮照例让陈到去李典营前试探的时候,愕然发现已经人去营空。

而事实上,诸葛亮直到此刻,也是不知道曹纯跟李典换防了——曹军在博望坡营地里打的始终是李典的旗号,曹纯压根儿没旗帜,是悄咪咪来的。

这不能怪诸葛亮,实在是曹操也太过果断、狡猾了。

“不可能!李典的部队又不是全部骑兵,怎么能逃这么快?都怪我们这几日懈怠了,想让大将军再多消耗拖住曹军,没有全力猛攻李典!”诸葛亮也是懊悔不已。

毕竟少赚也是一种亏本,曹操不愧是如今关东诸侯谋略胆识第一的统帅,能成功止损断臂,有时候也是一种本事。

就好比敦刻尔克逃跑虽然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胜仗,但是跟同期法国人一百多个师直接投了相比,那还算是值得写一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