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何去何从(1 / 2)

九月初二,清晨。

离开雒阳西行了一天的李素军,已经走出了整整一百里路,抵达了河南尹与弘农郡的边界。

因为部队绝大多数都是骑兵,而陷阵营之类的步兵也可以分到马匹或者大车赶路,所以部队行军比较迅速。

加上是奉皇命而来,京城各方都各怀鬼胎希望李素早点走,给他的配套做得也非常好,李素只要拿出敕命给地方官员,各地都要支给粮草,这就省去了李素军大车小车运粮了,只要带两三天随行口粮即可。

队伍里走得最慢的,还是那三百辆牛车——四千五百人的军队,就带了足足三百辆牛车,这辎重比例也是非常高了。

其中一百辆装的是口粮、日用杂物,一百辆铁甲,一百辆书。

非战斗状态下,穿着铁甲行军是很累的,所以就装车,每车二十副铁甲,就五六百斤载重了。

至于书也很沉重,李素和蔡琰规整成线装书和折页后,依然有两万册大部头、十几万个轻薄折页,一口四尺长、两三尺宽深的大木箱,只能装两百部大部头,折页的话大概可以装一千多册。

如果没有当初的操作把书小型化,今天光书就得装三百车、所有行李起码涨到五百车。

昨夜,大军驻扎在崤山最东边的余脉缓坡上过夜,往北俯视远眺,就能看到函谷。

万年公主刘妙闷闷不乐地坐在一两车轮包了猪皮、车厢内都有软衬的舒适马车里。

昨晚她就是在车中睡觉的。刚刚离开母后和皇兄一天一夜,来到这种地方,身边只有一些日常服侍的宫女,这让她对前途很迷茫惶恐。

好在车队中也不是没有女眷,所以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刘妙就邀请其他小姑娘一起说话。不算那些宫女、婢女,整个车队中能跟她说上话的,一共有蔡太守的女儿,还有甄从事家的五个妹妹。

刘妙稍微聊了几句之后,就钦服于蔡琰的才智颖慧、眼界见识,蔡琰比她年长四岁,但各方面的聪明程度不知超出多少。

而甄家五姐妹当中,老三老四跟刘妙年纪最相近,让她可以找回一些同龄人面前的优越感,一路上最玩得开。

至于老五甄宓,虽然年仅七岁,比刘妙小整整四岁,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距离感。可能是待人接物太少年老成了吧,比她那个年纪大了一倍的大姐甄姜还要恪守礼仪、说话细声细气笑不露齿。

刘妙读书不多,说不上来这种感受。但如果有个穿越者在此,亲自跟甄宓接触,就会瞬间得出一个印象:这是一个薛宝钗性格的女子!太会做人了,反而让人无法放心跟她交心。

刘妙睡在车中,被北边一阵遥远但辽阔的嘈杂吵醒,她睡眼惺忪地掀开车帘瞭望了一会儿,看到源源不断的兵马从山谷中走出,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兵马,比李素带的部队规模起码还大好几倍。

刘妙心情不佳地推了推蔡琰:“姐姐快醒醒,那边好多兵马,难道是……”

蔡琰昨夜挑灯读书,睡得晚了,一时迷糊不起,倒是旁边睡着的甄宓很有眼色,听到公主的声音立刻就醒了,闻言出去仔细看了一下,回来殷勤地汇报:“殿下,我看到旗子上写着一个‘董’,还有些字不认识,应该是官职吧。”

“董”字虽然笔画较多,汉朝也没有《百家姓》,但古人自幼读书习惯先从姓氏开始念,七岁小姑娘只要学习努力,也能认识董字。

此时,睡眼惺忪的蔡琰也已清醒,撑着身子说道:“那肯定是董卓的主力后军了,师兄之所以昨晚天还没全黑就下令宿营歇息,也是怕在函谷中撞见董卓军,生出事儿来。”

三女聊着,旁边其他人陆续也醒,旁边车上的宫女连忙过来伺候洗漱,顺便让蔡琰和甄家小姐们也享受了一下删减版的宫廷待遇(野外行军没条件用完全版的)。

刘妙毕竟是公主的派头,即使是因陋就简的就藩,依然带了超过二十个宫女,不过她知道,其中有两个还算漂亮的宫女,已经被母后赏赐给了那位赵校尉,好笼络人心、让那位赵校尉路上多多用心保护。

等到了长安之后,那两个宫女就不会继续跟她回万年县,而是从此失去宫籍成了赵校尉的婢女去汉中。

擦拭干净后,喝了点水,吃着宫女送来的烤串,刘妙差点儿因为烟火气太重而流泪。

“殿下忍忍,要不喝粥吧?野外宿营,实在没有更体面的吃食了。”甄宓很懂事地提醒。

“没事,就是一时不习惯罢了,这些还挺好吃,气味是重了些,倒也盖了肉膻。”刘妙又吃了几口,就渐渐习惯了李素军中的激进派香辛料用法。

李素可是往烤肉上放胡椒的奢侈主儿,哪怕皇帝和公主都没见过这种用法。将来他还要用孜然呢——汉朝时孜然其实已经和胡椒一样有从中亚和西亚传入了,只是孜然没什么市场,长期被当成杂草忽视,所以不刻意找西域商人求访还比较罕见。

刘妙擦了擦眼泪,倚在车窗上看了整整一个时辰,才看到两万大军走完,李素军也等对方全部远去,才拔营而起,下山反方向进入函谷。

刘妙不由潸然泪下:“唉……董贼!就是因为他势大,李中郎才不敢仗义执言,只能避其锋芒么。”

蔡琰在旁宽慰:“公主别这么想,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我师兄也是没办法,他强行留在京中,岂不是他才成了不忠于朝廷之人?”

几个妹子说了好些安慰的话,才把刘妙因为看到董贼大军而败坏的心情收拾回来。

刘妙想了想,忽然八卦道:“姐姐,你懂得那么多,又那么漂亮,跟你师兄真是良配呢,你为何十五岁还不嫁人?李中郎也是二十未娶,最后反而被……诶,对了,你们家是你哪个姐姐要嫁给李中郎?”

刘妙说着说着,显然是因为这一天来她对蔡琰更有好感,所以把话题引到了为蔡琰未能嫁给李素而抱不平和惋惜上了。

旁边的甄宓听了一愣:“我家……三位姐姐,此番是跟征西将军他们定了婚约,并没听说和李中郎有婚约啊。至于四姐和我都还小,我们只是跟着去汉中当官的二哥一起住罢了。”

刘妙:“不可能,他在我母后面前亲口说,他跟甄家的小姐定亲了。当初母后就看他年少有成,容貌也还算俊逸……他总不至于欺瞒我母后吧!我知道了,他就是胆小怕事,怕京中是非纷杂,所以怕母后把我表姐许配给他吧!

号称如此忠义之人,也一个个急着往边郡跑。刘焉虽然是僭越自守之贼,我倒有些理解他们了,留在京中,便如时刻身在火坑,想逃,又有什么错呢……”

刘妙本不太懂政治,也谈不上多聪慧。只是生在天家,见惯了宫廷斗争的残酷血腥,所以在趋利避害方面,有超于年龄的成熟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