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主问道:“他们说什么了?”</P>
“他说师叔的书卖得很好,连工部都知道巴蜀有一个西斋居士,精通鲁班之术,能改进农具。买了书稿的人,照着上头的图纸改进农具,发现这农具果比以前的更好使,犁翻耕更深,靶子能将泥土靶细,就连镰刀收割也更为灵活方便……”</P>
一本《种田记》,书里的插图是改进的农具制作图纸,尺寸大小,如何制造写得清清楚楚,文字加图纸照做,居然就成功了。可不是稀罕事?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一边讲如何种田,还一边说如何改进农具,增高收成,现在整个巴蜀,再没有人将这部书当成寻常的话本子看,而是一本农书。</P>
琬琰唤了声“师父”,“不成了,估计很快就有人知道,西斋居士是一个出家女道士,我得出去避避风头,我屋里绘了几幅画,要是观里没银子了,师父就拿一幅出去卖个好价钱。</P>
穷家富路,这次得了三千两,我与师父留二千两先用着。师父,记住了,你没钱,就拿我屋里的字画去卖钱,别卖便宜了,最低一幅一千两,没人出好价,你就寄在可靠的字画铺子里……”</P>
两个会武功的少女当即道:“师叔,你带上我吧!”</P>
华英一脸讨好的笑,“师妹,我同你一起。”</P>
“师姐可是未来的观主,你得帮师父打理道观,我带阿青、阿黛就成。”</P>
琬琰看着旁边的少女,他们是俗家弟子,若是跟着这样一个有本事的师叔,说不得他日嫁人就能体面些,她们除了会武功,也没别的本事。</P>
这日天色未亮,琬琰背上包袱,里头只装了一套换洗衣衫,怀揣着印鉴、银票下了峨眉山。</P>
神佑三年春,巴蜀官员上报朝廷,说巴蜀之地出现一位能人异士,能改进农具,擅农事,然而待成都知府寻上峨眉山栖霞观时,才被观主告知,“我观中确有一个女冠,出身世家名门,精墨家,晓农事,两月前云游天下去了,几时归来不知。”</P>
琬琰带着阿青、阿黛姐妹,一路从成都府游历至京城,走走停停,遇到喜欢的地方便住上两日,到了京城,寻了城外一座大道观落脚。</P>
宋朝道佛盛行,尤其是佛寺比比皆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P>
琬琰一路游历,路上花销不少,偶尔遇到穷苦人,还诊病施药,琬琰思来想去,一时半会儿也没有话本子可出,便让阿青、阿黛带了自己的字画去卖。</P>
“你们也不用去旁处,找当朝重臣、世家名门售字画,要价不要太高,只要千两,只说这是西斋居士赠送你家长辈的字画,因近来手头吃紧,方才忍痛割爱……”</P>
几月朝夕相处,琬琰对师侄又阔绰,还按月给二人每月二两银子的零花,一路过来,吃的、用的、花的全是她出,两个师侄更是拿她当长辈敬重。</P>
琬琰细细教导了一遍,拿了一幅装裱好的字画交给二人。</P>
阿青、阿黛会武功,亦不怕事,进了京城后,专找达官贵人扎堆的地儿,如今的权贵、官员,都爱往那花楼、茶楼之地去,时不时还会传出几桩风流雅事,阿青、阿黛看到有贵人,便问道:“贵人可要名家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