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P>
流星是指在太空中运行的流星体,也就是宇宙尘埃或者固体块在接近兰星时,受兰星引力吸引进入兰星,高速穿越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迹。</P>
大部分可见流星都跟沙粒差不多大小,在落地之前就会燃烧殆尽,少部分落在地面还能残留下来的,也就是陨石。</P>
而且从内部结构上说,流星体内含有比较多的铁,镍,硫,硅等兰星上本来就有的矿物质。</P>
所以陨石一般也叫陨铁,在古时候,甚至还会拿来铸剑。</P>
而彗星的内部物质主要是水,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所以到了一定的条件,就凝结成冰。</P>
总结来说。</P>
彗星是形状和亮度都会受跟太阳距离影响的绕日天体。</P>
而流星则是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摩擦燃烧产生的一种光效。且因为内部物质不同,燃烧的颜色和形状也都不固定。</P>
书接正文。</P>
祝存军看林凡侃侃而谈的样子,心中不禁感叹——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继续悄摸摸地用鼠标切换着网页。</P>
“没错,”他赞赏道,“既然知道小行星带,那柯伊伯带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在处于海王星轨道外侧,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你可以把它当作放大版的小行星带。”</P>
黄道面是指兰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P>
兰星在公转时,球体是有一定倾斜的。所以赤道面和黄道面就形成了一道夹角,角度大约为23度左右。</P>
别看这个角度不大,但在广阔的太空里延展开来,那可不小。</P>
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天体们就基本分布在这个夹角区域内,形成一个类似于甜甜圈的立体环形。</P>
根据科学估算,柯伊伯带的宽度大概有木星小行星带的20倍以上,重量则更是达到20到200倍。</P>
光看数字就可以想象,里面存在的天体简直多如牛毛,数不胜数。</P>
林凡瞪大了眼睛,“那不是密密麻麻一大片小行星?”</P>
“是的,因为它处于太阳系的边缘,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的保护带,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柯伊伯带是阻碍向外探索的障碍。”</P>
“两种说法都体现了柯伊伯带的屏障功能。”林凡很快反应过来,“难道是因为小行星太多?导致外太阳系的星体或者其他什么难以进入太阳系?”</P>
祝存军点头,“柯伊伯带本身是存在轨道共振的,海王星的引力呢,又使这些轨道不太稳定。有些星体会被送入太阳系,有些又会被驱散,往外送,从而在柯伊伯带内部形成许多不稳定的空白区域。”</P>
“而因为引力不同,轨道区域不同,天体大小和族群不同……各方面因素影响,柯伊伯带内部的共振频率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原理我也不是很懂,反正最终结果是,它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挡在了内外太阳系中间。”</P>
祝存军毕竟不是搞天体研究的,能把这些整明白已经不错了。</P>
“可你说不明物体在柯伊伯带里?”林凡又不懂了,“既然它是屏障,那……”</P>
“假设真的是飞船之类的东西,能在柯伊伯带安全通过,也不足为奇吧。”祝存军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对我们来说为难的事,有可能对其他科技层面并不为难。不是说女娲5千年前就开飞船来了又走了?”</P>
对哦,林凡把这茬忘了。</P>
飞梭还在地下埋着呢,既然能进来,肯定有他们的办法。</P>
“而且,这也不算第一次吧。”祝存军老神在在地说,“前几年,p国曾经在柯伊伯带发现过疑似飞船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