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修笑道:“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我并未上阵杀死一敌,只怕李将军会不会有意见?”</P>
“哈哈,开玩笑!”</P>
李二放声大笑,“李积将军平日里对你也是钦佩不已,而且他也应当比谁都清楚在这一战中你的作用,我想哪怕是把战功算给你大半,他也毫无异议!”</P>
这一点李二说的倒也没错,当然庆修也就是嘴上客套一下,送来的战功他怎么可能不要。</P>
“如此,我也就没有任何非议了。”</P>
群臣本以为此事就此为止,礼部也准备等待李二宣布安排庆功宴的事。</P>
但李二却并未示意退朝,反而让身旁的太监继续宣读战报。</P>
“我等出海归来时,高句丽人不守安分,派遣斥候勘察我军船队情况,甚至还意图趁我军松懈时救助倭奴天皇,其罪可诛!”</P>
听到这群臣才算是明白了,原来李二要说的重点是这个!</P>
待到太监宣读完战报之后,李二便询问群臣:“诸位爱卿以为,该当如何?”</P>
这还用问?</P>
“陛下,高句丽狼子野心,我等早就有所察觉,必须征讨诛灭!”</P>
“敢对我大唐的船队动心思,这便意味着高句丽人早就已经觉得他们有对抗我国之心,必须灭其国!”</P>
“我等力主陛下征讨高句丽!”</P>
……</P>
这几乎是闭着眼睛都能想到的答案,李二哪里是向他们征求意见,分明就是看朝中有谁不顺自己的意,是心存妄想的主和派!</P>
群臣也在这一刻难得的意见统一一次,无人唱反调。</P>
自去年开始,李二想要对高句丽用兵的念头就越发强烈。</P>
若非是边疆四战用兵,恐怕早就和高句丽直接开战。</P>
到了今年若是还有人再看不出来第二朝思暮想要打高句丽,那他真的可以直接滚出朝廷了。</P>
李二静静的听完众人诉说,却发现庆修一直在保持沉默。</P>
“庆国公为何不言?”</P>
“群臣都如此亢奋,陛下也有意攻打高句丽,何必还需要再多此一举征求我的意见呢?”</P>
庆修满不在乎,“既然陛下要打,那便要集中全国之力,全力以赴应对此战,不可小瞧高句丽,重蹈覆辙!”</P>
他所说的自然就是前隋朝。</P>
当初隋朝败给高句丽的一个最大原因,便是将其视为可以轻易攻陷的搓尔小国。</P>
结果显然,高句丽不可小觑的动员力和军力直接打的隋朝损失惨重,成为直接灭国的原因!</P>
李二也当场明白了。</P>
若是要打,必须保证万无一失,而且停止和边疆他国的一切战争,全力以赴将其吞并。</P>
“朕明白了!”</P>
李二自知不必多言。</P>
“另外还请陛下再下一条命令,吩咐李积全力进攻高句丽海上所有的港口、船只,彻底封锁其沿海海域!”</P>
李二微微一愣,“这恐怕太迟了些,此战报已经送到长安城,想必李积等人也已经在山东登陆并返回。”</P>
毕竟他们刚打完一场灭国战,满载而归都迫不及待的返回领取封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