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都被这一幕惊得大气也不敢喘,都心惊胆战的看着天空……</P>
还真是生怕一道天雷降下来,把庆修给惩戒了!</P>
“庆国公!你也是知晓,自古以来疫病必有源头,都是饥荒抑或兵戈所致!”</P>
“可如今太平盛世,秋收正丰,连源头都没有,这还不是天意吗?”</P>
李二是如此坚定不移的相信,让庆修都不禁头大。</P>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时代所限,董仲舒那句“天人感应”的影响又极深。</P>
“陛下看过荀子吗?”</P>
“自然!”</P>
《荀子》是自古以来帝王必读的书籍,李二当然熟读,甚至倒背如流。</P>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陛下连这句话都忘了?”</P>
李二不由得一怔,隐约间,他好像明白了什么。</P>
庆修缓步走来,话语掷地有声:“若是说天人感应,自古以来可有哪个暴君是被天雷惩罚,重病致死?”</P>
“都是压迫的百姓民不聊生,万不得已之下揭竿而起才能葬送暴君!”</P>
“若是自古以来百姓都甘愿承受困难加身而不知为自己斗争,只指望所谓的天谴惩罚,暴秦到现在也不可能灭亡。”</P>
“陛下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吗?”</P>
这一番话如雷鸣贯耳,惊的李二呆滞许久,脑中一片空白!</P>
想来也是……</P>
大唐国力蒸蒸日上,不都是他日夜为国操劳所致,哪是从天上白白掉下来的?</P>
“朕一直以来,都勤政清明,若是这样还会引来天罚……”</P>
李二根深蒂固的“天人感应”理念,逐渐被庆修所动摇了。</P>
“试问陛下,若是这次的祭祀并不能让疟疾消退,又打算如何?再多祭祀几次?”</P>
这句话,彻底让群臣都无言以对!</P>
他直接说到了群臣,以及李二的痛处,那便是他们根本没有方法来应对疟疾。</P>
但凡真的有解决之法,他们又怎会在这里白白浪费时间。</P>
房玄龄当即问道:“庆国公,如此说来,你可有解决之法?”</P>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庆修,真的指望他能想出办法来!</P>
当然,更多数人完全不相信庆修能有什么好办法。</P>
难道他还能一瞬间治愈长安城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病人?</P>
“在真正提出办法之前,我想请陛下和我走一趟,在这之后陛下应该就会明白这病情的源头究竟是怎么回事了。”</P>
“好!只要你能想出办法,朕就随你!”</P>
李二一口答应下来,正要走下祭坛,却忽然一阵眩晕,眼前一黑差点坠落下去!</P>
“陛下!”</P>
长孙皇后以及身旁的太监侍卫们连忙上前搀扶,才没让李二坠倒!</P>
“无妨…”</P>
李二的声音变得有些虚弱。</P>
毕竟三天粒米未进,只是实在无法忍受才喝点水强撑一下。</P>
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这么忍饥挨饿!</P>
“不急着动身,陛下还是先好好休息,进食过后再出发也不迟。”庆修说道。</P>
“好…庆国公等我片刻,不需要多久。”</P>
李二应声,随后便要在众人的搀扶下起身回宫。</P>
“陛下等等!”</P>
庆修突然喊住了他,并且以杖刀指向前方那一堆贡品,“这么多上品的果子和食物,陛下怎么处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