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知罪!”段纶此时已经无话可说,只能等着尽快治罪。</P>
同时心里也开始问候掌管工事谱的那群酒囊饭袋的家人。</P>
李二沉声道:“工部尚书段纶玩忽职守,罪在渎职,革去尚书职务,贬为屯田郎中!”</P>
段纶脸色一变,面朝地面的脸上满是不甘,还带有浓郁的怨气。</P>
工部尚书掌管一部,可谓是实权在握,因为一个小小的爬犁,就害的一个从正三品的实权大官,直接降到了从五品的小官。</P>
而且屯田郎中还是一个费力官儿,隔三差五都要去民间走访。</P>
要说段纶心中无怨,那是不可能的。</P>
“臣……谢陛下开恩。”</P>
李二冷声道:“太府卿李大亮何在?”</P>
“臣在!”</P>
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从武将队伍里站了出来。</P>
李大亮陇西李氏出身,本身就文武双全,既是名将,也是文臣。</P>
李二说道:“由你接管工部侍郎一职。”</P>
李大亮大喜,急忙行礼:“谢陛下。”</P>
李二继续道:“朕前日就已经让农器司日夜赶制翻地犁了,第一批赶制出来,你工部负责将第一批翻地犁下发至关中各州县,令地方农器司日夜赶制,争取早日普及。”</P>
“是,陛下。”李大亮神采奕奕的接旨。</P>
朝堂真正执掌大权的就是三省六部,然后就是封疆大吏各州道大都督。</P>
工部是个实打实的肥差,能接手工部,李大亮顿时意气风发。</P>
李二想了想,说道:“翻地犁此物,乃是魏王老师庆先生改良过的农具,朕测验过了,效果出奇的好,这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功劳,必须要奖赏。”</P>
百官有的开始交头接耳。</P>
“又是这个庆先生?”</P>
“庆先生不愧为魏王老师,竟能改造出翻地犁此等耕耘神物。”</P>
“陛下,庆先生提高了百姓的耕种效率,应当重赏。”</P>
“臣附议。”</P>
而回到文官集团里的段纶目光更加阴鹜,瞬间就将心中的怨气转移到那位庆先生身上,若非那个庆先生搞个翻地犁出来,自己又岂会落到如此地步?</P>
李大亮眼前一亮,当即拱手道:“陛下,翻地犁利国利民,大大改善了百姓耕种的方式,可以说是功在千秋的一件大功德,须以重赏。”</P>
李二哈哈一笑点头道:“太府卿所言极是,朕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庆先生如此大才,可绝非只造出来一个翻地犁。”</P>
“哦?”李大亮笑道:“陛下,这位庆先生还有哪些利国利民的发明?”</P>
李二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宣纸说道:“众所周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必不可少,几张上好的宣纸一金难求,宣纸造价高昂,出产极低,远远达不到普及世人的程度。”</P>
“能用得起宣纸的人家,非富即贵,寻常百姓,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宣纸,这宣纸不仅可以用作记录书写,还能刊印书籍,并能保存久远。”</P>
“奈何宣纸金贵,无法大量出产,更别提刊印书籍了,普及教材,一直以来都是历代皇朝的重要目标,咱们大唐也不例外。”</P>
“庆先生不仅传授了魏王造纸之术,更是提出了活字印刷术的概念,造纸就不用多说了,其利在千秋,功在社稷,可谓是千古奇功,流芳百世的壮举。”</P>
“至于这活字印刷术,更是不得了,以往一板一印,印完的刻板全部要销毁废掉,但庆先生提出的活字印刷术,只需要将文字雕刻成单体印章,刊印之时按照内容简单排列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