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漫无节制的垄断(1 / 2)

“手段?”</P>

陈松脸沉了下去,道:“对,如果只是针对我个人,我自然无惧。但……连我爱人、我学生,以及我爱人学生等,全部会受到殃及!”</P>

株连九族是最顶格的刑罚。</P>

知网动用的,就是类似于“诛九族”的办法, 谁敢站在对立面,那他的社会关系网上的所有人都会被拉入黑名单!</P>

陈松道:“我的论文还没被下架,但是,我的爱人,所有心血都被封锁了。我带过的几十名硕士生,十几位博士生,名下文章也全部被知网删除。</P>

“这意味着,他们以后找工作难如登天。至于晋升……更是不可能!”</P>

没有论文,就没有未来。</P>

而知网又垄断了学术界的大部分期刊,囊括了几乎所有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刊物……被知网盯上,无异于与学术、科研绝缘。</P>

许秋表情一凛。</P>

他差点忘了这一点!</P>

“林德教授他们……”</P>

“对,林德教授还好,他和他爱人都早就退休多年了。但举报人中,有一位才四十多岁,他爱人是一家医院的副主任,因为论文被封锁,本来去年就能提拔主任了,结果彻底没希望了!”</P>

“知网的触手太长。”</P>

“是啊……”陈松自嘲似地笑了笑。</P>

这可是知网啊!</P>

大夏有不少类似的庞然大物,如天都大学方正、青华大学紫光、同方等,影响力都辐射全国。</P>

但唯一一家让人唾弃不已,恨不得当场倒闭的,就是出自青华大学之手的知网!</P>

它曾经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整合了大夏知识资源总库,创始人正是来自青华大学。</P>

上个世纪,互联网刚刚进入大夏,彼时学生与科研者想要查阅资料、撰写论文,必须亲自去图书馆,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查找。</P>

当时的创始人看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想法,于是向高层提议,立马就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支持。</P>

95年正式立项。</P>

97年,项目从青华大学独立了出去,更名为大夏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P>

1999年,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到了“国家基础设施”的概念,这一新颖的词汇也立马启发了创始人,当年,他就向国家提出了建设大夏学术知识总平台的建议,受到国家高层重视。</P>

知网雏形便就此确立!</P>

创始人趁热打铁,立马制定了技术规范,不久后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作为行业标准下令执行,国标也正式诞生!</P>

标准刚刚出台,青华大学第一时间加入。</P>

随后其他高校纷纷响应,彼时的学术圈还没有太多争斗,所有高校都无偿分享、共享了自己的学术资源,全权交给“知网”使用。</P>

也正是这一举动,让小小一个知网迅速成为学术资源市场的巨无霸,万方、维普等望尘莫及。</P>

初期的知网,有国家和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各种批文一路绿灯,知网曾一度列入国家火炬计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