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朱仙镇1642(2 / 2)

大地春回 燃梦星空 1807 字 10个月前

“娘的,你那里的那片洼地,居然还能见鬼的有青草。骡子兄!你不受累,谁受累。”年轻人又吐槽了一句。

“咚…咚…咚”

突然,西北方向传来了隐约的稀疏炮声。

年轻人皱着眉头侧耳仔细倾听了一会儿,然后心不甘情不愿的将薄底快靴(薄皮靴)蹬上,将一旁的洒鞋(就是一布鞋)顺手别在腰间,然后挣扎着扶刀站了起来。

伸了几下胳膊腿儿后,他拎起一旁有水的那个竹筒,戴上竹笠,然后萎靡的向那匹骡子走去。

给骡子喂了小半筒水后,年轻人将刀挂在骡身的一侧,然后翻身而上。

吆喝声中,他骑着骡子在这片空旷无人的土地上再次小跑了起来,并掀起了成片干燥的尘土。

当西北好久都不再有稀疏的炮响,当树林的方向开始冒起缕缕的炊烟时。年轻人摸了摸自己早已干瘪的肚子,果断的把洒鞋换上,牵着骡子往北走去。

他必须得回营了。

不上阵的队伍一天两餐,错过了饭点,他的肚子可受不了。

软软松松的棉底洒鞋让脚宽松了许多,也凉快了许多。

越过挤满了纳凉人群的树林不久,他就来到了一排极长的顶部被削尖的粗制木栅栏前。

通过木栅栏的缝隙可以清楚的看到另一面连绵的各色帐篷与无数人影。

显然这木栅栏是一处军营的南围栏。

高低不平的围栏虽然大部分只有一人多高,间隙也很大,但它们却是这后面几千人马唯一的屏障。

也许是因为这营寨的南面位于防线的后侧,所以这排围栏有很多出口,并且也没什么人把守,反倒是各色人等进出不断。

虽然现在天热活动的人不多,但还是可以见到有持刀的武夫步卒,有骑马的骑士,还有什么都搭载的驴车、骡车,甚至还有些许薄衣罗裙的妇人。

如果不认真去看,它倒更像是一座简陋的城镇。

再往西和往东看去,这样的一大块儿一大块儿错落着排序的独立营寨在平坦的大地上几乎一眼看不到头,里面也不知住了多少人。

走进营寨之内,穿行在杂乱无章的各色帐篷、窝棚之中,小心的避让着随时可能踩上的地雷(人类排泄物),年轻人的脸上充满了无奈与嘲讽。

很快,年轻人就牵着骡子来到了一块颇为独立的区域,这里聚集的十来顶大小帐篷,它们与其它成片成群的帐篷都保持着较大的距离。

此时,一个裹着类似于中国大妈式黑色头巾、穿着土红色号衣的大个子士兵,正在空旷的区域内来回踱着步,并时不时的四处张望。

他一看到年轻人的身影,立即痴呆一笑,然后一边喊一边小跑着过来接缰绳。

“队长,队长…要开饭哩!”

年轻人取下刀后,不客气递了缰绳,绷着脸问到:“青草都割好了么?”

“割好了、割好了,俺找了片树林割了满满两大捆呢!”那大个子士兵急切的答道。

“不错,一会儿好好喂喂,我再去寻些水来,也给你多分一些。”年轻人满意的轻轻点了点头说。

在那大个子士兵不停的猛点头中,年轻人又一把将竹笠摘下然后也递到他的怀里,并随口说道:“先还你,下次用时再找你拿。队内其他人可都在?”

那看上去有点呆傻的大个子士兵挠了挠脑袋说:“马什长、赵什长不在,其他的都在。”

年轻人略微皱了皱眉,“哦”了一声后,目光却被本哨帐篷中央地带围在一起的人群所吸引。

“他们在干什么?”

“哨长,哨长在打人哩。”那傻乎乎的士兵小声吐着舌头说。

年轻人听完,没再理会那傻乎乎的士兵,而径直朝着人群走去。

想都没想的就挤进人群后,年轻人一看果然是哨长正噼里啪啦的在收拾人。

于是,年轻人默默地站到了一旁没有吱声。

看了一眼年轻人,那哨长继续板着脸让人拿鞭子抽打几名跪在地上的士兵,同时不断重复告诫着围在周围的众人,违抗军纪的下场很严重。

高高的个子,板直的身材,再配上那满是坑坑洼洼、又黑又长的脸,让这哨长看起来很是唬人。

年轻人一时有些走神,仿佛依稀看到了那个让人敬畏的年轻时的赵连长。

就像几天前在死人堆里赵进疑惑的认出李平一样,岁月倒流,韶华依旧。

原来,这年轻人正是李平,而那哨长却是赵进。

注释:

今天位于朱仙镇以南的贾鲁河是1937年黄河花园口决口后,经疏浚而成的新道,与明代的贾鲁河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明代的贾鲁河与元代河防大臣贾鲁耗巨资修建的贾鲁河也不是一回事儿,明代贾鲁河的大部分河段本名为孙家渡河,是明代弘治年间由刘大夏所开。

而今天纵贯朱仙镇中的运粮河西支也只是部分同明代的贾鲁河旧道,因为贾鲁河到1900年时已完全被沙填,舟楫完全不通。

明代的贾鲁河不通黄河,水源因是索、金、须、郑等短流山水,相对较清。清代后,贾鲁河开始引郑州附近的黄河水作为主水源,结果泥沙过多而至经常淤塞。

以上确实有点乱,但也只能粗略解释,再细说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