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白了就是,觉得比不过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政坛大佬,尽管手中有足够的权力,可在长安城始终还是被某些莫名的规则所束缚。</P>
对于反驳自己的人,李未央自然会生气,因为他还不是圣人,而是单纯的一个普通人。</P>
做好自己的隐形人就行,当然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还是得站出来说几句话,即使不为了与朝臣的关系弄好,可整个王府想在长安当瞎子,这也是不可能的。</P>
正是因为这样,李未央才接受并且认真履行了舅舅交给自己的职务。</P>
特别是在这临近年关时,无论是长安城中的那些高官子弟,还是皇族中的各位皇子,正是喜欢惹事,又乐于惹事之时。</P>
即使大部分人惧怕自己的名声,惧怕自己手上的权力。</P>
知道自己不会对他们徇私,可也有不少人想着好歹皇室血脉,不可能如同朝臣之子一样的待遇。</P>
李未央会徇私么?哈哈,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恐怕是大唐最大的笑话。</P>
无论别人怎么想,其实许多皇子的最终决策权,都是在他的手中。</P>
现在这个问题也是异常的敏感,异常的使人感到惊诧不已。</P>
至少对李未央来说,是这样。</P>
虽然同属皇族,可他与当今天子不是一脉,要是放在其他朝代,多少也就会被质疑。</P>
可放在此时,却是十分正常,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整个长安仿佛忘了有李未央的存在一般。</P>
独孤轻柔还是那副死样子,与王府依旧是若即若离,没有全部断干净,也没有十分谄媚的贴上来。</P>
也正是这种情况,将大部分官员的注意力,都引到了王府。</P>
可那些官员,嗯,怎么说呢,都是相当于是中下层的官员吧,虽然数量极多,可真正能做主,真正能够上朝的,又没有几位。</P>
李未央也就装眼睛不好,毕竟这独孤一族在长安城当盾牌,挺好的,至少不会影响到他的躺平。</P>
至于以李宽为首,心中仍旧不服气的皇子,依旧暗戳戳的准备搞事儿。</P>
但在这种情况下,谁搞事儿,基本上谁就会被当今陛下给记恨上,就包括他们养的幕僚也在劝诫。</P>
到了最后,也就偃息旗鼓。</P>
而李泰与李承乾以及无辜躺枪的李恪三人,隐隐约约察觉到,周围人看自己的目光又着重了几分。</P>
特别是李恪,无奈的抽了抽嘴角,可现在又能怎么做,他们还能怎么做,只能暗自叹口气了呗。</P>
否则,还要与这些官员决裂?这是不可能,即使对于太子之位没有想法,也得有相应的支持者。</P>
倒不是去争权夺利,主要是想要不被其他人骚扰。</P>
在这长安城中,太难了,就连堂哥李未央估计都在这个阶段上待了许久,而他们也能怎么做,怎么都无法。</P>
一切都在长孙无忌等人的计划中,当然这个计划和当今陛下谈论过,也让他仔细的了解过才执行的。</P>
这些老狐狸,可舍不得让自己的政治羽翼沾上些许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