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世间百态,悲态为先(1 / 2)

大唐第一亲王! 温夜 1241 字 6个月前

不、绝对不可以这样。</P>

终归还是一片伤心、一片冷。</P>

可再不甘,又如何?</P>

总不至于,就什么都不做吧,也不至于清理一切。</P>

毕竟当今陛下,也不是什么昏庸的君主,至少李世民发出的每一道旨意,都是有依可循的。</P>

而且,以他对于军队、对于朝廷的掌控能力,即使真的倾尽全力,或许也只不过是在皇族的打压下,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仅此而已。</P>

多的就没了,想在这儿,某些幕后黑手心再不甘,又如何,还不是得乖乖的夹着尾巴在长安做人。</P>

否则大军一动,血流漂涌。</P>

这可不是所有人想要见到的结果,包括李世民也是这样。</P>

莫非,还真当他不知道,长安城的某些家伙不是和他一条心?</P>

又或者说得更加直白,长安城之所以实时陷入动荡,其实在某些人的引领下,当他没证据?</P>

说白了即使没证据,他作为整个国家的统治者依旧能够做主,将一切都给泯灭,但他为什么没有呢?</P>

就是想将这些老鼠从阴沟里面赶出来,看看能有多大的作为。</P>

毕竟整天坐在太极宫中,太无聊了也不行。</P>

长安城中的诸位大臣,比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若没人和他们斗智斗勇,那也不行。</P>

特别是这些家伙,若没了威胁了,自己就是朝廷最大的威胁,所以平心而论,这一切都是李世民故意放任的结果。</P>

不然以他马上皇帝的习性,怎么可能会采取那么温柔的手段,根本就不会、也不可能。</P>

原本该十分喧闹的皇城,却在官员考核的日子里面没有如同之前一样。</P>

在这段时间中,皇帝没有一直待在太极宫中,而是陆续到吏部与户部去抽查。</P>

钱袋子与人员名册,李世民可以不攥在手中,可他始终也得知晓相应的消息,当然,他出了皇宫都是重新换了套衣袍。</P>

总不可能,穿着龙袍到处跑,为此,李未央被当今圣上抓了过去。</P>

说是做向导,但是长安城内的路径,李未央哪有皇帝熟悉,无非就是缺个说话的。</P>

某位殿下近期神情都十分不美丽,在五天的清查工作中,两人在后堂见到了无数痛哭流涕的官员落马。</P>

也有无数仗义执言的官员,被评了一等。</P>

该怎么说呢?在李未央的角度来说很难评,真的很难评。</P>

出了长安城,谁不是名正一方的大员。</P>

可还是不要继续思考,越想越觉得,有些事儿不是自己能够去接触的。</P>

比如官员的任命考核,还有皇子之间的争斗平息,也不是自己能去做的,在长安城闲散着,都差点无聊死了。</P>

结果,还来这儿。</P>

直到最后一天结束后,李世民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神色。</P>

嗯,该怎么说呢?应该是说有欣喜也有悲观吧。</P>

欣喜的是,大部分官员还是廉洁的,即使不那么纯粹,可也没有多大的问题。</P>

悲哀的是,两年前培养的科举考生中,竟然有四成的人,被押入了天牢。</P>

其实,要是按王法办事,也占不了那么多的份额,主要皇帝从重处理,因为科举考生,乃是自己上位之后,第一把利刃。</P>

也是最锋利的一把,想用来切开世家关系纽带,而现在,纽带的整,体还是完美。</P>

可刃口,却有了些污秽,李世民不允许它们的出现,所以就从重的处理。</P>

当然李未央看着这些,被拖下去的科举考生,也是叹了好几口气。</P>

想当初,科举还是自己给舅舅提的呢,想不到啊,想不到。</P>

有些家伙,嗯,该怎么说呢?应该说是给脸不要脸,既然如此,那自己也没有,放手的必要、更没有求情的必要。</P>

原本想着若只是些小问题,那自己大可以求求情,陛下也懒得费那么多的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