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P>
肃宗即位以来,他心中最大的隐忧就是前朝的老臣们,尽管明面上对他这个新帝俯首听命,但心中对于玄宗的挂念丝毫没有消减。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皇城内的信息渠道始终闭塞,不想玄宗那时,自己府中有什么动静很快便能传入他的耳中。</P>
再加上李林甫和高力士两个权臣在宫中罗织的消息网,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所以玄宗时期什么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但肃宗登基以来,尽管也做了一些努力,但始终不见成效。</P>
李非这么说,就是为了提醒肃宗,让他抓紧时间尽快调整官员,自己可以借助神明竭力辅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能给韦坚留下一个让他几乎不能拒绝的诱惑。</P>
真如李非所想,当李非说出这个建言之后,正中肃宗下怀。</P>
毕竟长安周围已经有五千叛军潜伏,若是再有人和安禄山暗中勾结,对自己威胁极大。正好李非提供了一个借口,用来肃清前朝势力,顺便除掉潜藏的叛军。</P>
但韦坚根本不知道这些内情。因为肃宗把清查潜藏叛军的任务交给了李泌,且秘不外宣,这就使得韦坚简单的认为李非刚回到长安就来这么一个举动,就是为了震慑朝中百官,用来弥补因为丢掉洛阳而损失的声誉。</P>
果然,韦坚刚一说完,便陆续有朝臣附议,俱言目前局势复杂,不应先从内部开刀,容易导致内政不稳。</P>
肃宗并未立即表态,只是说道:</P>
“此事事关重大,可由政事堂联合六部以及御史台、大理寺共同参与,权衡利弊,一切以稳为先!”</P>
韦坚窃喜,以为肃宗最后一句以稳为先,自己已经占得了先机。</P>
朝议结束,各方在政事堂聚首。韦坚脸上难得浮现出一丝得意之色。</P>
“右相刚回到长安,这个提议确实有些激进了,如今战乱频发,当把重心放在平叛上,你这么一说,只是给陛下徒增烦忧,不合时宜。”</P>
“今日朝堂之上,左相和附议的那些朝臣们,可都是和安禄山有过金银往来!?”李非毫不客气的脱口而出。</P>
所有人的脸色一下子全变了。</P>
“右相大人,万不可这么说,身为御史大夫,掌管御史台,右相身为股肱重臣,在查无实据之下,这些话有些唐突了吧!”陈希烈直接起身反对。</P>
“对啊!”“对啊!”...</P>
众人随即一片反对之声。</P>
“身正则影直,既然你们都不同意我的说法,那我只能和各位割席旁坐了。我李非坚持清查所有官员,我自己当然也要查,若是两袖清风,与安禄山无有瓜葛,你们怕什么!”</P>
“右相,如今的局势你心中明白,还需朝臣们各自尽心做好份内之事,方能保前方将士不受饥寒之苦,后方一乱,若是兵败你能独善其身吗?”</P>
户部尚书裴宽说道。</P>
“既然如此,那李非告辞,你们商议之后呈文给陛下便可。”</P>
李非说完,甩袖离开,留下政事堂一帮人一脸的惊愕。</P>
韦坚看着李非离去的背影,朗声说道:</P>
“看来,东都易手对右相的打击颇为巨大,和之前的沉稳持重判若两人,哎,实在是可叹可惜!”</P>
很快,政事堂的意见便呈给了肃宗,简单看完之后,肃宗问李辅国:</P>
“李辅国,你对李非此举怎么看?”</P>
“陛下,奴婢认为李非是在担心有人在皇城内暗通叛贼,毕竟他有通神之能,否则不可能行事如此鲁莽,故意得罪一众朝臣。”</P>
“接着说。”</P>
“政事堂呈送的意见还是说以稳当先,对李非都颇有微词。不过也不无道理。如今时局纷乱,若是真让他揪出一些佞臣,必然导致人心惶惶,不利于政事推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