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不屑(1 / 2)

几位宰相听完李侃的讲述后,脸上都露出惊讶的表情。</P>

孙偓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百姓将自己的钱财存入柜坊时,往往还需要向柜坊支付一定的保管费用,怎么会有柜坊愿意帮助百姓保管钱财,并支付利息呢?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出力,承担风险,还要倒贴钱进去?”</P>

李侃微笑着说道:“柜坊想要盈利,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从普通老百姓那里获取微薄的利益。如果能以较低的利息吸引百姓的存款,然后再将这些资金以较高的利息借给那些急需用钱的人,这样就能实现双赢的局面。”</P>

孙偓听后,皱起眉头说道:“这不就像是民间的高利贷吗?如果官府也参与进来,岂不是会导致整个社会秩序混乱不堪?”</P>

李侃轻轻摇了摇头,解释道:“对于借贷的利息,朝廷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定。而官府参与其中的目的,正是为了遏制高利贷行为,一旦出现超出朝廷规定利息的情况,并且引发纠纷,官府将不予支持。”</P>

“朕计划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货币署,其下设有巡检司,负责管理天下所有的官营和私营柜坊,同时还有铸钱司,负责货币的发行与铸造,飞钱更名为大唐宝钞。”</P>

三位宰相对视一眼,纷纷点头。</P>

孙偓微微颔首,“陛下这个主意不错。”</P>

李侃继续说道:“这次国债回购期为三年,届时各唐直道应该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此事你们户部和工部要仔细商议,拿出一个详细的规划来。”</P>

“微臣遵旨!”</P>

孙偓和陆扆躬身应道。</P>

李侃沉默了一会,又接着说道:“朕近日听皇后说长安街头有许多乞丐?”</P>

孙偓答道:“确有此事,不过即便是盛世,街头有乞丐也是正常。”</P>

“如今长安街头的乞丐有些多,这不正常,背后或许是有人操控,朕会命金吾卫严查,对于四肢健全的乞讨者,安排去修路,十四岁以下的孩童,若无亲属,则由官府收容,选定几家大的寺庙或道观照看,十八岁以后自谋出路。”</P>

孙偓有些惊讶,“陛下,照看这些孤儿的费用从何处来?只怕寺庙道观不愿意收纳。”</P>

李侃冷哼一声,“这些寺庙道观,不用纳税,还有田地和香火钱,每年揽财无数,官府给他们的优待已经够多了,他们不是标榜行善吗?收容些孩童,能花多少钱?”</P>

孙偓心中一凛,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寺庙道观虽然不用纳税,但他们也需要维持自身的运转和发展,如果强行让他们收容孤儿,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P>

李侃皱起眉头,他当然明白孙偓的顾虑,但他更清楚,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孤儿将会成为社会的负担。</P>

他思考片刻后,缓缓说道:“朕知道这其中的困难,但朝廷不能坐视不管,可以考虑给予寺庙道观一定的补贴,户部按照每个孩童一日一升粮食拨付,其余费用由寺庙和道观承担,除了照顾生活,还要负责教授孩童读书识字,若有推诿者,朕不介意拆除一些寺庙和道观。”</P>

孙偓面露担忧,“陛下,拆除寺庙道观恐怕会遭人非议。”</P>

李侃一脸不屑地说道:“这些个寺庙道观,哪个经得起查?《唐六典》中的有些律法需要更改一下,凡道士给田十亩,女冠五亩,僧尼一如之。”</P>

陆扆皱着眉头问道:“那之前已经给过的田地,该如何处理呢?”</P>

李侃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给他们五年的过渡期,五年之后,所有多给的田地必须全部收回,今后绝不允许大规模兴建寺庙道观。”</P>

“礼部的祠部司要对天下寺庙道观进行严格的登记管理,对于度牒的发放也要加以控制,每个寺庙道观,每年只能给予固定的名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