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不到一成,皆藏于山林之中,臣让士卒驻扎于倭岛,时常放火焚山,定然不会让倭奴国死灰复燃。”</P>
“很好,三位远征辛苦,庆功宴已经备好,待会朕亲自去与三位庆功。”</P>
倭奴国虽未灭掉,却也是大残。</P>
他不会把留守倭国的人调回来,便让其一直驻扎在那。</P>
直到把倭奴国的人杀光为止,留守士卒再返回辽东。</P>
第三年,董曜依旧处在皇位上。</P>
但他已经有了退位的想法,准备去做那太上皇。</P>
不过国家还处于新建立,需要他继续坐镇。</P>
第四年,倭奴岛上消息传回,倭奴国的人又被杀了一批。</P>
甘宁更是重新折返回去,势必要将其灭种。</P>
第五年,国家逐渐稳定下来。</P>
周边异族之人,山越,南蛮皆被平定。</P>
北边莫护跋灭了扶余后,转头把长枪对准了自己兄弟。</P>
将其全部剿灭后,再次把名字恢复为慕容氏。</P>
慕容鲜卑,送质子入朝内,发誓永不背叛大夏,再次出兵往东,征讨挹娄。</P>
第六年,董曜退居太上皇。</P>
董恒结束太子监国时代,正式接过玉玺,成为大夏的第二位皇帝。</P>
经商议改元,兴民。</P>
董民成为太子,未来的大夏第三任皇帝。</P>
第七年,董曜从洛阳迁居至长安,在未央宫住下。</P>
同年,甘宁从倭奴国返回,带回来将其灭族的消息。</P>
至此,倭奴国被灭,大夏士卒将倭奴岛占据,此地也被划归到大夏国境。</P>
在接下来几十年里,董曜见证了诸多死亡。</P>
除了早年便病故的蔡邕,贾诩在近年里也病逝。</P>
消息没过多久,于并州五原郡九原隐居的吕布病亡。</P>
紧接着,黄忠于任上病亡。</P>
荆州牧赵云噩耗随之而至,其子赵统接任,成为新的荆州牧。</P>
张辽,徐晃等人也相继离世。</P>
董曜继承了董氏寿命强大基因,虽已老迈,身体好的很。</P>
当年征战的老兄弟们都死了,他还好好的活着。</P>
唯一让他难受的是,为他生儿育女的妻妾,也一个个消逝在他面前。</P>
而他,却极为的无力,一个人也留不住。</P>
……</P>
长安,未央宫。</P>
董曜躺在摇椅上,随着晃动,摇椅不断发出吱嘎声响。</P>
“皇曾祖,孙儿来陪您了。”</P>
孩童声响起,小小身躯董曜身上攀爬,好似登山一般。</P>
“小殿下,不可啊,不可……”</P>
内侍见状,赶忙阻拦。</P>
如今的董曜早就年事已高,身子骨也大不如从前,禁不住小世子这般折腾。</P>
“无妨。”</P>
董曜伸出手将董民的儿子抱在怀里,紧紧抱住。</P>
这是他的重孙,与董卓的名同音,为浊,字清明。</P>
睁开双眼,许久不曾经历战场杀伐,眼神依旧犀利无比。</P>
饶是董浊常年陪同皇曾祖,直视皇曾祖眼睛之时,心中也会被吓得一激灵。</P>
“清明,再过些时日你也该回洛阳了。”</P>
董曜轻轻拍打着重孙后背,一同等待着夕阳西下。</P>
此时的他,就像这即将落幕的夕阳,唯有西落,不再有东升。</P>
重孙董清明自小便离开母亲,陪着他一步步长大。</P>
如今,终究是要离开的。</P>
“去到洛阳后,孙儿还能见到皇曾祖吗?”</P>
董浊一双手轻轻抓着皇曾祖的胡须,天真的问道。</P>
“……”</P>
董曜沉默下来,应该是再也不会见到他了。</P>